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手术、放疗、化疗。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三“剑客”之一的放疗,放疗俗称“烤电”,主要是利用高能射线杀伤及杀死肿瘤细胞。据统计,约70%的癌症患者会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接受放射治疗。放疗患者初次接触放疗时,不知道放疗的治疗流程,注意事项,如何配合医生做好放疗。下面就通过这篇文章来解答肿瘤患者心中的疑惑。
一、放射治疗的作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约45%的恶性肿瘤可治愈,其中手术占22%、放疗占18%、化疗占5%,放疗对癌症治愈的贡献度高达40%。一些难以通过手术治疗的肿瘤亦可以通过放疗获益,可见放疗在肿瘤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治肿瘤放疗不是万能的,但是离了放疗万万不能。
二、放射治疗的流程
1.确定放疗治疗方案
首先,放疗医生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病理诊断及影像检查资料,通过科室讨论,制定最佳个性化治疗方案。
然后向患者及家属解释为什么需要放疗,放疗后预期能达到的治疗效果、放疗中会出现的机体反应,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后遗症等,并签署放射治疗知情同意书。
2.体位的固定及模体制作
确定放疗方案后,由放疗医生、物理师及技师根据患者肿瘤部位和耐受情况选择制作固定模具,确保患者的舒适性,且保证每次放疗都有良好的体位重复性,减少因患者舒适性差而引起的体位变化对放疗精确度的影响。
固定膜体应根据肿瘤不同的部位进行选择。有头膜,头颈肩膜,体膜等,耐受度差的患者可以选择发泡模,真空垫固定。一般仰卧位固定,有时出于保护正常器官的目的会选择俯卧位,一些仰卧位无法耐受的也可以选择俯卧位。整个制作膜体过程大约需要15分钟。
3.CT模拟定位
制作好膜体后,需要带模具完成CT定位扫描。定位的体位与膜体制作时的体位一致。技师会根据肿瘤的位置,通过激光在膜体上确定三组标记线,并在患者体表上画上标记线,保证后期实施放疗时体位的重复性。扫描完成后,技师将影像资料传输至(TPS)放射治疗计划系统。
4.靶区的勾画与确认
放疗医生使用TPS软件,在模拟定位CT上,进行靶区及正常组织勾画。对某些肿瘤,因为放疗期间瘤体缩小的原因,需要根据肿瘤缩小的情况做不止一次的靶区勾画,以便减少损伤,加强对肿瘤的杀灭。靶区勾画完成后填写放疗计划申请单,在上级医生审核后将申请单交于物理师进行计划设计。
5.放疗计划的设计与审签
毛主席说,“政治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放射治疗就是把肿瘤剂量搞得高高的,把周围正常器官剂量搞得少少的。
放疗的幕后英雄-物理师上场了,物理师根据医生确定的靶区、剂量,以及危及器官剂量限值等进行计划的设计和优化。直到得到一个最优化计划并交由医生审核。
医生认可放疗计划后需要在直线加速器下进行剂量验证及放疗前CT复位,方可进入治疗环节。
6.放疗计划的实施
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需要接受的放疗次数也不同。放射治疗一般在周一至周五,每日一次,每次约15分钟左右。
医生每周核对治疗单并对患者查体,记录不良反应,评估病情变化,决定是否需要重新定位。在放疗完成后需评定放疗疗效,并指导患者后续治疗和随访。
三、放疗注意事项
1、保持体表标记线清晰,保证每次放疗的体位一致,射线才能准确的照射到病灶。
2、保护照射区皮肤,着宽松舒适纯棉衣服,头颈部肿瘤患者避免穿着有领的衣服。
3、胃癌或前列腺癌、膀胱癌等,放疗前喝水或憋尿,保持每次喝水的量和尿意感受(尿量)一致。
4、放疗是一把“双刃剑”,射线穿过周围正常组织,机体损伤在所难免,治疗中出现任何不适应当及时与医生沟通。四、总结
毛主席说“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现代化放疗是一个多环节,多步骤的专业化治疗过程,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配合放疗人做好全程管理,确保每一个优质的放疗计划顺利实施,达到最大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