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慢性病,我国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上升且年轻化趋势。高血压是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也是可控性最强、效果最明显的因素。在致残率和致死率很高的脑卒中防控中,一级预防的作用效果及意义尤为关键。一级预防为积极控制危险因素,以达到防控脑卒中发生的目的,高血压患者是脑卒中一级预防的重点群体。
1.带你了解脑卒中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多种原因导致脑血管受损,通常是由于大脑的血液供应突然中断或破裂所引起的,是大脑细胞和组织坏死的一种疾病,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脑卒中是我国居民第一死亡率原因。
脑卒中的症状多种多样,一些常见症状包括突发性的一侧面部、手臂或腿部麻木或无力感,言语障碍或语言混乱,一侧面部表情失常,突然失明或视力模糊,突发严重头痛,以及失去平衡和协调能力等。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房颤动、吸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不良习惯(酗酒)、脑动脉狭窄、血液流变学异常、肥胖、久坐等。有调查研究显示,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占前3位的是高血压、吸烟和饮酒。中国卒中一级预防指南指出,高血压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最主要的风险因素之一是高血压,它可以导致血管破裂或形成血栓,增加脑卒中风险。吸烟也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因为烟草中的化学物质会损害血管壁,增加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的可能性。高胆固醇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也与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此外,不健康的饮食、缺乏运动、肥胖以及家族遗传等因素也可能增加患脑卒中的风险。
2.高血压患者预防脑卒的重要性
降低脑卒中发病风险:高血压会直接影响脑血管的健康,增加脑卒中的发生率。因此,通过控制高血压,可以有效降低患脑卒中的风险。
减少脑卒中后遗症:脑卒中发作后可能导致严重后遗症,如瘫痪、失语、认知功能受损等。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出现严重后果,因此预防脑卒中对于保护大脑功能和减少后遗症至关重要。
提高生活质量:脑卒中对患者和家庭造成的影响巨大,可能导致生活质量下降。通过预防脑卒中,可以避免患者和家人承受疾病带来的负面影响,维持良好的生活品质。
减少医疗成本:脑卒中的治疗费用高昂,且患者可能需要长期康复和护理。通过预防脑卒中,可以有效减少医疗支出,降低个人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3.高血压患者如何做好一级预防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卒中非常关键
建议成年人养成定期监测血压的观念;30岁以上者每年应至少测量血压1次;积极推荐家庭自测血压或24h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识别白大衣高血压或隐性高血压定期监测血压。监测有高血压时应就医进行心脑血管事件发病风险评估,有助于选择启动药物治疗高血压的时机。正常血压高值者(收缩压120~139mmHg 或舒张压80~89mmHg)应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并每年筛查高血压;如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糖尿病或慢性肾病者,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给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早期或轻度高血压患者首先采用改变生活方式治疗,3个月效果仍不佳者,应加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中度以上高血压患者除应改进饮食习惯和不良生活方式外,应进行持续、合理的药物治疗。降压目标:普通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降至<140/90mmHg;伴糖尿病或蛋白尿肾病的高血压患者应进一步降低至130/80mmHg.65~79岁老年人可根据具体情况降至<150/90mmHg,如能耐受,还应进一步降低至<140/90mmHg,≥80岁的老人血压一般降至<150/90mmHg。若能有效降压,各类抗高血压药物均可使用,以降低脑卒中风险。具体药物选择应基于患者特点和药物耐受性进行个体化治疗。
积极治疗高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并按时复诊调整用药剂量。同时,结合健康生活方式,如限制钠盐摄入、控制体重、增加运动等,有助于降低血压,预防脑卒中。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和戒烟。高血压患者应该避免高盐、高脂肪食物,多摄入蔬果、全谷类食品,保持适当的体重,均衡营养。
定期复查:高血压患者应该定期进行全面体检,包括检查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风险因素,有助于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4.结语
总而言之,高血压是一个常见而严重的健康问题,而脑卒中则是高血压患者不容忽视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通过本文介绍的预防措施和建议,高血压患者可以采取积极的措施来降低脑卒中的风险,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