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糖尿病,你该知道的科普知识

时间 :2024-05-08 作者 :​ 孙建平 来源: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亭口中心卫生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高速发展的经济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虽然得到较大的提升,但由于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这导致糖尿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了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也成为社区内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作用障碍、胰岛素分泌缺陷等因素而造成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其特征就是高血糖。在中医学领域中,糖尿病,隶属于“消渴”的范畴,是起源于《皇帝内经》的一种病名。中医学指出,糖尿病的发生,其主要因素和人体内出现阴虚火旺、伤津耗液以及内热化燥等因素有关。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后,都会出现尿液带有甜味、体重降低、容易口渴且饮水增多、小便次数增多等症状情况,会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基础性疾病之一。

但是现代人,对于糖尿病知识的了解,偏少。甚至有些糖尿病患者在疾病出现后,其认知仍有待提高,时常在治疗期间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良行为,如不遵医嘱用药、饮食不规律、作息紊乱等等。因此,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糖尿病的预防,以及糖尿病的日常控制与改善。

做好糖尿病的预防,就必须摆正对糖尿病疾病的错误认知。首先,没有典型症状就没有糖尿病,这显然是错误的,由于体质不同,不同病人的症状表现程度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在日常过程中,不能完全凭借自身的症状来判断自己是否出现糖尿病,而是要根据血糖测定结果,来判断自己的病情,并做好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其次,在临床上并没有明确指出食糖会引发糖尿病,但糖吃多了,就容易发胖,而肥胖确实是诱发糖尿病的因素之一。所以,日常要控制住自己的体重,避免出现肥胖。再次,不含蔗糖或者不含葡萄糖的食物,通常被成为是无糖食品,这些食物的甜味,主要是依靠其他甜味剂进行替代,如无糖面包、无糖饼干等,但这些食品仍含有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是一种多糖,在被人们的身体吸收后,会转化成葡萄糖。所以,日常饮食不要盲目的吃无糖食物,要注意营养均衡,注意每日摄糖量。最后,加强日常锻炼,良好的锻炼,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帮助机体更快、更好的进行代谢,从而起到控制机体血糖水平的作用。

对于已经出现糖尿病的人,可搭配中医药膳来改善自身的血糖水平,但是在中医药膳的搭配过程中,一定要基于药膳原则进行食物和药物的配伍,确保药物的味平衡、药物的性平衡、进食量的有度性以及配伍比列的科学性。以下给大家列举一些治疗糖尿病的中医药膳配方。

配方一:葛粉粥,处方以葛粉、粟米为主,其功效为降血压、生津止渴、清热。对于心躁、或渴、胸中烦热等症状,治疗效果明显;针对一些夏季或发热期间口干烦渴、慢性脾虚泻利、老年性糖尿病、心绞疼、冠心病以及高血压等患者,服用葛粉粥,能明显改善其症状。

配方二:猪肚粥,处方为姜、椒、葱、豆鼓、粳米、雄猪肚;做法为洗净猪肚后,煮至浓汤后,去肚,倒入粳米,熬制成粥后,下姜、椒、葱、豆鼓等调料;功效为健脾胃、补中气。

配方三:竹叶石膏汤,处方为半夏(汤洗七次,一钱半)、炙甘草(半钱)、人参(去芦,二钱)、麦门冬(去心,二钱)、石膏(半两);主治烦躁大渴,内外热炽和伏暑;用法为粳米一撮、青竹叶十四片、生姜五片、水二钟、上作一服,煎煮一钟后,口服。

患有糖尿病的人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以及并询问医生在进行中医药膳的选择。此外,在生活上,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严格按照医嘱要求服用药物,保持每日睡眠的充足,保持大便的通畅。同时,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严格控制自身的饮食、作息、用药、运动等,确保病情有效控制。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