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受到了全社会关注,由于年龄增加、器官功能衰退,各种老年疾病频繁发生,吞咽障碍就是其中一种常见临床症状,咽部炎症、神经系统疾病或肌肉病变均有可能引发吞咽障碍,增加误吸概率,那么老年患者吞咽障碍误吸应该怎么干预?本文将带大家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一、老年患者吞咽障碍为什么会出现误吸?误吸意味着什么?
导致老年患者出现吞咽障碍误吸的风险因素主要可分为三种,一种为年龄因素,食管括约肌松弛,咽部感觉减弱,咳嗽反射能力下降,易引起胃食管反流;一种为病理因素,意识障碍、长期卧床、长期留置鼻饲管者更容易出现误吸情况;另一种为错误体位,进食过程中平躺或仰头,又或者口咽部分泌物因体位影响进入气管、支气管内,造成呛咳、气喘、窒息,严重者则会死亡。
二、老年患者吞咽障碍发生误吸应该如何处理?
相信大家已经掌握老年患者吞咽障碍误吸的危害性了,很多人肯定想问,如若不慎导致误吸应该如何处理?具体如下:
1、鼓励咳嗽:误吸后评估患者状态,如若神志清醒可以配合,则应指导其咳嗽、咳痰,同时五指并拢,向内微扣,给患者拍背,让其快点将异物咳出来。日常生活中,想要预防误吸,家属需要注意喂食期间的体位摆放,协助摆放30°半卧位,让颈部向前倾斜,垫高肩背部位,选择健侧进食,利用重力作用,让食物顺利通过口腔、咽喉、食道等部位,避免误吸。
2、掏取异物:观察患者误吸位置,如若在咽喉壁,可以尝试用手指掏出,最好短时间内完成;如若老年患者发生意识障碍,病情危及,则需利用家中吸痰装置,吸出鼻腔、气道内分泌物或食物残渣等,保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介入,将异物取出。大家在生活中要想照顾好患者,就需要重视食物选择方面,尽量选择流食、半流食或软食,遵医嘱协助开展吞咽训练,每日逐量增加凝固粉,加强吞咽功能;避免选择干燥、黏性大、过冷、过热食物。
3、冲击患者:将患者摆放成仰卧位,将双手从患者腋下穿过,放至剑突下方,握成拳头,向上向内施力;若无法摆放为仰卧位,可以采取坐位或立位,同样的方法,能够利用胸腔气流压力冲出异物。
4、引流、抽吸拍背:可进行体位引流,让患者摆放为头低45~90℃体位,利用重力和机体反应,同时结合扣背方法,促使气管内异物尽快排出;还可以将粗导管置于咽喉部,吸出气管异物,导管对咽喉部造成刺激,引发咳嗽反射,可以让异物尽快被清除。
5、若老年患者突然呼吸暂停,则需要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或及时送往邻近急诊,由医疗人员建立人工气道,让患者恢复呼吸功能。
6气管插管或切开:以上方法均无法见效,必要时会开展气管插管或切开,以便吸出异物,让呼吸道恢复到畅通状态,患者可以正常呼吸,减少误吸对机体的不良影响。
7、吸氧:当患者病情加重,需要抢救时,医疗人员一般会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这是因为误吸导致患者处于严重缺氧状态,持续高浓度供氧能够帮助患者维持正常呼吸,向身体器官输送充足的氧气,增加血氧浓度,减少并发症,提高预后。
8、建立静脉通路:老年患者吞咽障碍引发误吸,说明其存在基础疾病,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慢性病等,因此,在入院后医疗人员会为其建立静脉通路,以便及时向患者体内输送药物,如呼吸兴奋剂、强心剂等,保持生命体征稳定,有利于病情恢复。
老年人群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一个群体,各种疾病多发,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吞咽障碍的发生,让患者无法顺利进食,比之其它患者更容易发生误吸,继而增加各种疾病发生概率,还会导致后遗症或猝死。为此,我们需要引起重视,有老人的家庭多学习这方面的知识,防患于未然,做好老年患者进食、体位、饮水等护理工作,陪同其开展吞咽功能锻炼,尽量减少误吸事件发生,为老年人的健康、舒适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