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如何正确进行牙周病的口腔护理

时间 :2024-05-08 作者 :闫秋菊 来源: 菏泽市立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都发生了改变,很多人都患上了牙周病。牙周病是一种口腔疾病,它会引起牙龈发炎、牙齿松动甚至丧失的严重后果。要保持牙周健康,正确的口腔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措施来预防和管理牙周病。今天就带您了解牙周病的口腔护理要点,赶紧收藏起来吧!

1.什么是牙周病?

牙周病是指口腔中的细菌感染导致的一类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影响口腔中的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槽骨和牙周膜等。当口腔中的细菌聚集在牙齿周围形成牙菌斑(也称为牙垢)时,牙龈会出现红肿、易出血的情况,即牙龈炎。如果不及时清除牙菌斑,细菌会进一步侵袭牙龈下方的牙周组织,导致牙周袋的形成,进而导致牙齿松动和牙槽骨的吸收。牙周病的常见症状包括口腔异味、牙龈红肿、牙龈出血、口腔溃疡等。如果不及时治疗,牙周病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包括牙齿松动、牙齿脱落以及影响口腔健康。

2.牙周病如何正确进行口腔护理?

2.1正确刷牙

刷牙是口腔护理中最重要的部分,很多人患上牙周病是由于刷牙方法不正确。正确的刷牙方法是采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从牙齿外侧开始上下刷动,慢慢移动到内侧,并注意刷到后牙和咬合面,确保每颗牙齿都能够被刷到。刷毛与牙齿最好呈45度角,不要用力过猛。刷牙后,用刷毛背面或专用的刮舌器轻轻刮去舌头表面的细菌和食物残渣。这样可以保持口气清新。

2.2刷牙习惯养成

正常人每天应当至少刷牙两次,即早晚各一次。这可以帮助有效清除口腔中的细菌和食物残渣,同时维持口气的清新。刷牙时每次保持2分钟作用,从而充分清洁牙齿表面、牙龈边缘以及咬合面,并且给牙齿足够的时间与牙膏中的氟成分进行接触,增加防龋效果。如果出现饭后有异味、牙龈出血或者牙菌斑明显时,也可以适当增加刷牙次数。但也要避免过于频繁的刷牙,因为过度刷牙可能会导致牙釉质损伤和牙齿敏感。

2.3定期更换牙刷

定期更换牙刷非常重要,建议每3个月就更换一次牙刷。牙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变得不卫生和刷毛磨损,无法有效清洁牙齿。定期更换牙刷能保证刷毛的弹性和清洁效果,以及防止细菌滋生。另外,如果您患有感染性疾病、牙龈问题或牙刷上有明显的损坏,也应该立即更换新的牙刷,以避免再次感染或加重口腔问题。

2.4使用漱口水

使用漱口水是口腔护理的一个补充措施,可以提供口腔清洁和口气清新的效果。漱口水中通常含有酒精、氟化物、抗菌剂等成分,可以有效杀灭口腔内的细菌,并减少龋齿和牙周疾病的风险。使用漱口水的方法很简单,只需将适量的漱口水倒入口中,用力漱口约30秒钟,然后吐掉即可。漱口水可以到达口腔的各个角落,清洁牙龈线和牙齿间的区域,提供更加细微的护理。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漱口水并不能替代刷牙。刷牙是更为彻底的口腔清洁方式,漱口水仅起到辅助、补充的作用。在选择漱口水时,最好咨询牙医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口腔健康需求的产品。

2.5按需使用牙线

牙线也是我们日常口腔护理中的常用工具,可以清除牙齿间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预防龋齿和牙周疾病。如果牙齿紧密排列或密合型,只刷牙可能无法彻底清洁牙齿间的区域,这时就需要使用牙线。一般建议晚上刷牙后使用牙线,因为在晚上睡眠期间,口腔中的细菌会增多。

以上便是牙周病的口腔护理要点,你学会了吗?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