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指的是脑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发生的原因主要与糖尿病、血管老化、吸烟以及高血脂等情况相关,而且脑出血患者在情绪激动以及费劲用力的情况下也会突然发病,早期的死亡率很高,并且大多数都会存在一些认知障碍以及运动障碍等等后遗症。患者在发病前大多没有预兆,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很剧烈的情况,常见呕吐,在出血之后血压明显升高。脑出血患者在检查的过程中应该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糖以及CT二、基础护理检查等等,一旦确诊应该进行及时的治疗和护理。
一、基础护理
脑出血发生后,要保证患者头部适当抬高,维持在15°-20°,若无必要应尽量避免搬动,翻身动作要轻柔,避免疼痛对患者血压造成影响。其次,对脑出血患者护理时,要减少环境刺激,保证病房环境安静,减少家属探视,同时要注意清理脑出血患者呼吸道分泌物,避免呼吸困难。另外要注意患者体征的观察,包括意识、瞳孔、体温等,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联系主治医师。
二、药物治疗与护理
脑出血发生后,临床会涉及大量药物的应用,包括甘露醇等,其中,甘露醇是主要的降颅内压药物,此药效果理想,见效快,同时还会有利尿剂、止血药物等的应用。因为患者应用的药物较多,所以在对患者用药后,要根据情况加强对患者的监测,如注意输液量的记录,记录出入量,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等,并且要对患者、家属进行用药教育,告知患者、家属用药的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最后,用药期间患者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配合医生处理。
三、并发症的护理
脑出血患者发病后,容易发生多种严重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会影响患者恢复,加重患者病情。其中,肺部感染就属于常见的并发症,肺部感染的发生是因为患者在长期卧床的情况下,痰液在呼吸道积聚,以致感染的发生。针对这样的情况,要注意协助患者排痰,可通过叩背、振动排痰机,协助患者排痰,必要时进行吸痰,但吸痰时应保证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此外还要注意褥疮、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在对患者护理时,保证床单被褥干净卫生,并要对患者下肢进行按摩,协助进行肢体训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协助患者尽早下床。
四、饮食护理
脑出血患者如果存在神志清楚并且能够进食没有咳嗽的情况时,可以对患者喂食一些低糖、低脂以及高蛋白容易消化的食物,而且要给患者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因为新鲜蔬菜和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相关的微量元素,不仅能够缓解患者便秘的情况,还能防止饮食过饱而对胃肠道过于刺激的食物。其次,对于恢复期的患者,应该限制饮食的热量,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少吃蔗糖、蜂蜜、糕点和水果糖等等,可以吃一些番茄、胡萝卜、南瓜、苹果、红葡萄等富含番茄红素的食物。需要注意的是,在对脑出血患者进行饮食护理的过程中,应该保证定时定量进行饮食,并且坚持少量多餐,有效补充优质的蛋白,减少患者饱和脂肪酸以及胆固醇的摄入量。而对于处于昏迷的脑出血患者,应该进行鼻饲,主要是在患者病后两到三天病情稳定之后准备注射胃管的食物,要先进行高温消毒,并且保持食物的温度在三十七度到四十度左右,从而更好地缓解患者的病情。
五、心理护理
脑出血患者大多由于存在运动障碍、语言障碍等情况,很容易出现焦躁不安、烦躁的情绪,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该向患者详细讲解脑出血的基本知识,并且告知家属以及患者积极治疗,防止脑出血的再次发生。其次,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该对患者进行心理疏通,防止患者出现精神过于紧张以及情绪激动的情况,有效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控制,保持乐观的心态。除此之外,在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可以教会家属如何进行血压测量,以及病情恢复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地控制。
总而言之,脑出血发生后,要注意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向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满足患者的护理需要,这样既有利于患者病情的稳定,同时也能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