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时间 :2024-05-08 作者 :张娟 来源: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东大医院康复科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脑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很高,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因此,对于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和注意事项至关重要。

一、护理要点

1. 严密观察病情

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往往变化较快,因此,家属和医护人员需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观察内容包括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生命体征等。一旦发现异常,如意识障碍加深、瞳孔散大、血压骤升等,应立即通知医生,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2. 保持呼吸道通畅

脑出血患者常常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无力等症状,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至关重要。家属应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同时,还可以使用吸痰器等辅助设备,确保患者的呼吸道畅通无阻。

3. 卧床休息与体位管理

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初期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减少脑部的活动,降低再出血的风险。在卧床休息期间,家属应协助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如头部抬高15-30度,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同时,还要避免患者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以免导致肌肉萎缩或关节僵硬。

4. 饮食护理

脑出血患者的饮食应以低盐、低脂、高纤维、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瘦肉等。家属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同时,还要避免患者进食过快、过饱,以免引发呛咳或呕吐。

5. 功能锻炼与康复训练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家属应协助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以促进患者的康复。锻炼内容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如肢体运动、语言训练、认知训练等。在锻炼过程中,家属应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二、注意事项

1. 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控制血压对于预防脑出血的复发至关重要。家属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如发现血压异常升高,应及时就医调整降压药物,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损害。

2. 避免情绪激动

情绪激动可能导致血压骤升,增加脑出血复发的风险。因此,家属应帮助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激动、焦虑或愤怒。同时,家属和医护人员也应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和支持。

3. 预防感染

脑出血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免疫力降低,容易并发各种感染。因此,家属应注意患者的个人卫生,保持口腔、皮肤、会阴等部位的清洁干燥。同时,还要定期更换床单、被罩等物品,保持病房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4. 定时排便

便秘是脑出血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用力排便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增加脑出血复发的风险。因此,家属应鼓励患者定时排便,保持大便通畅。对于便秘严重的患者,可以使用缓泻剂或开塞露等辅助排便。

5. 定期复查

脑出血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和恢复情况。复查内容包括脑部CTMRI检查、血液检查等。家属应协助患者按时进行复查,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6. 遵循医嘱用药

脑出血患者需要长期服用一些药物来控制病情,如降压药、抗凝药等。家属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为患者准备药物,并监督患者按时服药。同时,还要关注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咨询。

7. 加强安全防护

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初期往往存在意识障碍或行动不便的情况,容易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因此,家属应加强患者的安全防护措施,如设置床栏、保持地面干燥等,以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风险。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家属和医护人员共同努力。同时,我们也希望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早日恢复健康。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