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特殊人群的正确用药都备受医学界的关注,相同的药物种类、剂量、用法作用在不同人群中所产生的临床效果也会各不相同,主要是由于特殊人群的病理以及生理机制不同于普通人,在用药之后很容易发生不良反应,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安全,那么特殊人群用药时应该注意什么呢?让本篇文章为大家解答一下。
1.老年人群用药注意事项
1.1明确用药指征,简化用药品种
很多老年人会存在各种基础性的疾病,在日常生活中用药的种类比较复杂,过多的用药不仅会加重病人的经济负担,还会降低用药的依从性,并且还容易产生药物之间的不良反应。所以,为了能够有效的减轻药物不良反应以及相互作用的发生几率,专家提出,同时用药尽量不超过5种,而若是病人的病情需要,使用的药物过多,则需要评估是否所有的药物都是必须使用的,是否又具备多种疗效的药物能够替代,若是停药,是否会影响病人的疗效、身体耐受度等。
1.2选择适当剂型
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需要长期用药,因此需要针对病人的情况选择合理的药物剂型。例如,病人存在吞咽困难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口服液、颗粒剂、喷雾剂等,并且首选控释剂型,这一剂型的单位之间能够释放固体定量的药物,并不会受病人的胃动力以及PH值的影响,服用药物的次数相对较少,更容易提高病人的用药依从度。
1.3小剂量、个体化用药原则
除微量元素、维生素、消化酶等一些相对比较安全的药物之外,可以按照常规药物剂量服用,其他药物则需要酌情减量,如华法林、地高辛、茶碱等。
1.4切莫擅作主张,自行滥用补药
很多老年人在生活中常常会根据药品的说明书以及自己的症状自行购买用药,或者滥用各种补药希望能够提升体质等,但是这种不科学的用药方式不仅不能够改善症状,还很容易适得其反,因此希望老年人能够及时就医,遵医嘱科学用药。
2.儿童用药注意事项
2.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只有在明确了细菌感染,并且存在指征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抗菌药物,针对于一些并非感染引发的单纯性腹泻、肠痉挛、一般感冒的儿童,不宜给予抗菌药物。
此外,对于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很容易导致儿童的软骨组织受到损伤,因此不建议儿童使用。
2.2解热镇痛药物
对于存在发热症状的儿童,使用阿司匹林与急性脑部疾病会产生密切关系,因此年龄未满12周岁的儿童要谨慎使用阿司匹林。
若是由于感冒诱发的血尿,并不适合肾功能没有发育完全的儿童服用。
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是儿童常用的退热药物,但是若年龄未满3月龄,不能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年龄未满6月龄不可以服用布洛芬,也并不推荐二者交替用药,避免用药过度。
2.3微量元素与维生素
微量元素可以用作营养不良儿童强化治疗的药物,但是若浓度在15mg/L时,就会损伤儿童体内巨噬细胞灭菌的能力,进一步的增加脓疱病的发病几率,不推荐大剂量的使用。
维生素是儿童生长期间最常用的药物,但是需要遵医嘱根据儿童的实际需求补充,避免长期的滥用药物起到相反的作用。
若是长期的服用鱼肝油的情况下,会导致儿童补充维生素D过量,产生周身不适、头痛、胃肠反应、高钙血症、骨及关节压痛等慢性中毒症状。
3.妊娠期女性用药注意事项
妊娠期的女性受到体中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会导致药物在进入身体之后产生药动力学的改变,因此需要妊娠期的女性加强用药的注意事项。
在用药时必须存在明确的用药指征,不能在妊娠的1~12周用药,对于那些非必须使用的药物需要停用。
需要在医生的建议下正确的用药,并保证单一、小剂量的用药原则,可以参考我国FDA的药物分类提倡使用A、B类药物,避免使用C、D类药物。
若是病情继续用药的情况下,并且明确危及胎儿,则需要权衡利弊之后慎重选择。
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科普可以让大家了解有关于特殊人群用药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