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科普常见慢性病有哪些?中医护理如何养生和保健?

时间 :2024-04-23 作者 :王美玲 来源:威海市中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慢性病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简称,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等特点。对于慢性病而言,通过中医护理养生和保健的意义和目的是多方面的,旨在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医疗资源的压力。为此,本文科普常见的慢性病,并介绍相关中医护理养生和保健措施,协助患者共同应对慢性病带来的挑战。

常见慢性病有哪些?

常见的慢性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可能是由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和免疫功能下降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高血压早期常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仅在劳累、情绪过于激动后发生血压升高,过一段时间血压会恢复正常。随着病情加重,会出现头昏、头痛、恶心、呕吐的不适症状。糖尿病典型症状为口干、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若长期处于血糖升高则可诱发微血管病变、神经系统病变、糖尿病足等并发症。冠心病临床表现有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心慌心悸、恶心呕吐、背部酸痛、下肢水肿等,通过合理制定冠心病治疗和护理干预,对于减缓冠心病并发症的发生非常有意义。

常见中医护理养生方法有哪些?

01.膳食养生

膳食养生是管理慢性病的基础,通过均衡饮食,减少高盐、高糖、高脂肪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谷物、低脂肪蛋白质的摄入,可以降低患病风险,保持身体的健康。对于高血压患者日常可食用芹菜、胡萝卜、番茄、荸荠、黄瓜、木耳、海带、香蕉等降压食物;对于糖尿病患者日常可食用苦瓜、冬瓜、芹菜、韭菜、芦笋、紫菜、洋葱、菠菜等具有降糖作用的蔬菜;对于冠心病患者日常可食用燕麦、玉米、山楂、花生、大豆、甘薯、荞麦等降脂食物。

02.起居养生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以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不仅是中华传统养生之道,更是一种睿智的生活哲学。春天养生起居方面需要早上梳头、晚上用淡盐水泡脚,能促进人体气血运行,保健防病。夏季养生起居方面需要夜卧早起、合理着装、贪凉也要有道。秋季养生起居方面需要尽量保持精神上的安宁,让五脏之气和秋天的天气相适应。冬季养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有益于阳气潜藏,阴津蓄积。

常见中医护理保健方法有哪些?

01.按摩推拿

中医护理推拿按摩通过刺激身体的穴位和经络,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机体的免疫力。操作者先用双手沿着背部的脊柱两旁,从上向下进行按摩,反复10次。随后用双手紧贴腹部,推任脉2min。再横推腹部,用手掌的掌根从一侧腰部用力推拿至另一侧腰部,按摩3min左右后反方向再推摩。用手掌掌心沿肚子按顺时针的方向,按摩腹部3min

02.针灸

针灸通过针刺和艾灸的方法刺激人体穴位,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驱邪,调和阴阳,从而达到防病治病。高血压常用的穴位有:肾俞、气海、合谷、曲池、关元、足三里、风池、丰隆、解溪、光明、阳陵泉、侠溪等。糖尿病常用穴位有:膈俞、肝俞、胰俞、脾俞、胆俞、肾俞、胃俞及腹、手、足胰腺代表区等。冠心病常用穴位有:内关、膈俞、膻中、心俞、厥阴俞、巨阙、神门、郄门、三里、关元、气海、三阴交等。针灸前,操作者需协助患者身部的腧穴应采取仰卧位,后身部的腧穴可采取俯卧位,而侧身部的腧穴则应采取侧卧位。头顶、枕项部的腧穴采取俯伏坐位。定点、定穴。针刺前,操作者需用肥皂水将手指洗洁净,再用75%乙醇棉球擦抹,尽量避免手指直接接触针身。按照不同施术部位选择相应针具,针刺时,力争微痛或无痛刺入,通过提插捻转等不同的操作方式进行行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留针时间。出针时操作者需以左手的拇指、食指按住针孔周围的皮肤,右手持针做轻微的捻转,缓慢将针提至皮下将针取出,用消毒的干棉球揉按针孔,防止出血。

结束语

慢性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卫生系统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虽然慢性病无传染性,但是长期慢性损害构成机体不可逆的病理损害。因此,通过积极的中医护理养生和保健,可以控制疾病的进展,减轻症状,预防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预后质量。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