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老年人摔倒后,家人如何进行护理?

时间 :2024-04-19 作者 :王桂英 来源: 临清市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老人在生活中难免会有磕磕碰碰,尤其是到了晚年,身体机能下降,会导致很多生理机能的退化。其中就包括行走能力的衰退,就会容易跌倒,造成骨折。而一旦摔倒,可能会导致身体其他部位骨折、内脏器官损伤等多种情况。那么如果家中老人摔倒了,家人应该怎么做?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1及时检查

对于老年人来说,摔倒可能是身体机能的衰退,也可能是因为一些疾病导致的。如果老人只是摔倒了,而没有其他的问题,家人就可以先观察一下老人的身体情况,看看有没有骨折等。

如果没有出现骨折,那么就要看看老人有没有其他不适的症状。比如头晕、头痛等。如果出现了其他症状,比如呕吐、心慌、头晕等,要及时就医。

对于那些意识不清的老人来说,一定要让他们平躺在床上,等待救援人员前来救助。

f0e01d5f574e53e4_html_376c4ae99a8d6ffc

2保持镇定

老年人摔倒后,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以下几种情况:

1、首先可能会产生焦虑、恐慌的情绪,想要去扶起来,但是又害怕再次摔倒。

2、接着就是情绪激动,由于心理压力过大,可能会出现一些过激行为。

3、如果是在比较狭窄的地方摔倒,比如在厕所里或床边摔倒,或者是因为地面不平或者有尖锐物体的碰撞导致摔倒。

4、还有一些情况是老人因为身体的疾病导致摔倒,比如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

这些都会让老人产生恐惧心理,害怕再次摔倒。因此家人应该保持镇定,先安抚老人的情绪,同时注意观察老人的身体状况,如果有不适的情况发生要及时就医。

3防止二次伤害

如果是因为摔倒而导致的骨折,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免出现二次伤害,以免导致其他部位出现更严重的问题。比如骨折后可能会影响到局部关节,导致出现关节的畸形等,影响老人正常的活动。另外如果是因为摔伤造成骨折,老人可能会有肢体的活动障碍,会影响到正常生活。

4判断病情

在老人摔倒后,家属一定要及时的判断病情,比如老人是否有意识丧失、呼吸困难等情况。如果发现老人意识丧失,呼吸困难,一定要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另外,如果是跌倒导致骨折,千万不能随便搬动骨折部位,以免加重损伤。最好在骨折部位用干净的纱布包扎,并及时送医检查。

f0e01d5f574e53e4_html_4cb663d3bfb5d168

5及时就医

在老人摔倒之后,如果意识清醒,最好还是让老人多休息,同时及时拨打120进行救援。如果老人摔倒之后意识不清,在出现抽搐的情况下,家人一定要保持镇静,尽量不要移动,也不要给老人喂水喂药,以免加重病情。同时注意观察老人的意识情况,如果出现了昏迷或者是嗜睡的情况,要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6、康复护理

在老人病情稳定,骨折等伤势得到治疗后,康复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家属要密切关注老人的身体状况,根据医生的建议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这包括定时按摩、关节活动、肌肉锻炼等,以帮助老人尽快恢复身体功能。同时,要保持室内环境整洁,避免地面湿滑,减少老人再次摔倒的风险。

7、心理关怀

老年人摔倒后,除了身体上的痛苦,心理上也容易产生恐惧、焦虑、沮丧等情绪。家属要给予充分的关爱,耐心倾听老人的心声,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在照顾过程中,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鼓励老人克服困难,帮助他们重建信心。

8、建立紧急联系人名单

为了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寻求帮助,家属要提前建立一个紧急联系人名单。这份名单上应包括亲朋好友、邻居、医生等,确保在老人发生意外时,有人能第一时间提供援助。

总之,家中老人摔倒后,家属要迅速采取措施,做好护理工作。同时,要关注老人的心理状况,给予充分的关爱。在此基础上,做好预防工作,降低老人再次摔倒的风险。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让老人安享晚年。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