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目前已呈年轻化趋势,对患者的学习、生活、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椎间盘退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对神经根和马尾神经造成压迫,从而引起腰背部疼痛和下肢放射痛或麻木症状。大部分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方法有效改善症状,取得满意的疗效,接下来就为你介绍一些康复治疗相关知识。
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
1.1 腰部疼痛
超过95%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会出现腰痛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腰背钝痛症,仰卧位缓解,站立时加重,一般情况下可忍受,允许适当的腰部活动和慢步行走。另一种是腰部痉挛样的剧烈疼痛,发病突然,疼痛难忍,需要卧床休息。这主要是因为缺血性神经根炎症引起的,也就是髓核突然突出,对神经根造成压迫,导致根部血管受到压迫,出现缺血、淤血、乏氧、水肿等一系列变化,可能会持续几天到几周。
1.2 坐骨神经痛
腰椎间盘突出好发部位为L4~5和L5~51之间,有80%的患者在出现坐骨神经痛后服用舒筋健腰丸,主要表现为腰骶部、臀部、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至足跟或足背部。疼痛主要表现为放射状的疼痛,严重时还会出现电击样的疼痛,放射痛多见于腰痛侧下肢,表现为先下腰痛、后腿痛、下肢痛为主要特征,少数中心型突出者,可表现为双下肢放射状疼痛,一般一侧轻微,一侧严重。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都会导致或加重坐骨神经痛。大部分的患者无法长时间步行,但是骑自行车长途旅行却没有问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坐骨神经痛就是典型的“走几十米路,骑几十里路”,其机制可能与突出物及代谢物对脊神经根产生机械或化学刺激有关。
1.3 间歇跛行
间歇跛行,也叫运动性疼痛,主要表现为走完200米左右就会出现腰腿疼痛的症状,这种症状会逐渐加重,蹲坐休息后症状会有所缓解,走路时又会出现,称为间歇性跛行。
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攻略
2.1 疼痛管理
疼痛控制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会出现疼痛难忍的症状,所以患者进行有效的疼痛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减轻疼痛,患者可以考虑服用一些非处方药,但是一定要遵医嘱,另外热敷、冷敷等方法也有助于缓解疼痛与肿胀,但急性期的疼痛需要休息。
2.2 改变姿势
正确的坐姿对腰椎健康有好处,学会正确地坐、站、举重物的方法,可以减少腰痛,减少复发的危险。例如当你低处举起重物的时候,你的两条腿要弯曲用力,使用推背肌肉,以缓解腰背部的承重。
2.3 适度运动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需要适量的运动来促进其恢复,锻炼可以增强腰腹肌群的力量,增强腰椎的稳定性。可以适当选择低冲击的锻炼方式,比如游泳、步行、瑜伽,都有助于恢复健康,这些运动可增强肌肉的强度,改善患者身体的灵活性,能够减轻患者腰部的压力。
2.4 康复运动
2.4.1 腹肌锻炼
腰椎稳定性和腹肌的力量有很大关系,简单的腹部运动能加强这些肌肉的强度,因此对腰椎有很好的支撑作用,例如,仰卧起坐和腹部肌肉收缩都是非常有效的锻炼方式,这能帮助腰椎间盘突出的人加强腹部肌肉强度,减少腰部负担,这些运动不但有益于康复,而且可以防止腰椎间盘突出。
2.4.2 拉背
背部伸展对减轻腰痛很有帮助,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像是猫式伸展和腰扭转,都有助于放松紧绷的背部肌肉,增强腰部的灵活性,这些伸展动作都能让患者的腰部觉得舒服,注意患者的后背不用太弯,就能很好地缓解患者的不适。
2.4.3 强化核心
加强核心肌群可以提高身体的平衡性和稳定性,减轻对腰部的压力,有效的核心训练包括平板支撑和桥式训练,这些训练能增强腰背肌肉的力量,增强腰背肌的支撑能力,减少腰痛的发生。
2.4.4 柔韧性锻炼
柔韧性训练,如瑜伽或者伸展运动,可以帮助改善关节的柔韧性,减轻疼痛和不适感,这种锻炼能增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全身活动能力,减少肌肉紧张度,从而达到改善腰椎功能的目的,柔韧性训练对防止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有一定的作用。
结束语
腰椎间盘突出症要注意卧床休息和功能锻炼,不能只靠打针吃药,大部分患者采取非手术的方法,进行康复锻炼,也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以上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内容,希望在阅读之后,能够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