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属于医学检验“三大常规”项目之一,有部分肾脏病变早期会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对于某些全身性疾病和身体其他脏器影响尿液改变的疾病,例如糖尿病、血液病、肝胆疾患、流行性出血热等的诊断,也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尿液的化验检查还能反映一些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通过尿常规检查可以判断相应的病征。现现在有很多人们不够重视尿常规这项检查,导致在尿常规检测上存在不准确的问题。目前来讲,还有很多人们不够了解尿常规这项检查,以下就是尿常规检查知识的科普,希望帮助人们了解到更多的知识。
1、尿常规检查概述
尿常规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和尿糖定性。尿常规检查是诊断肾炎早期的敏感指标,当尿常规异常尤其是蛋白质、潜血呈阳性时,则高度怀疑肾炎的发生。
2、尿常规可以检查出什么疾病
(1) 尿常规检查对肾炎、肾病综合征、尿路感染等常见肾脏疾病具有比较重要的诊断价值,通过尿常规检查可以诊断肾脏疾病,并且还能看出药物治疗的疗效。(2)溶血性贫血、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也能为这些非肾脏疾病提供相应的诊断支持。(3)对本身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能引起肾损害的疾病缓和,定期复查尿常规可以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4)感染和炎症:通过检查尿液中的亚硝酸盐和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可以反映机体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感染或者炎症反应。(5)肝胆系统疾病:通过检查尿液中的胆红素和尿胆原等指标,判断患者肝胆功能是否正常。(6)代谢性疾病:通过检查尿液中的酮体含量,可以诊断代谢性酸中毒等疾病。
3、早期肾病的信号,需要进行尿常规检查
与其他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相比较,慢性肾脏病症状表现比较隐匿,大多数患者在起病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反而会耽误自身的病情,当出现下述这些早期肾病的信号,需要及时进行尿常规检查:
(1) 小便泡沫比较多,并且长久不消失,说明尿液当中含有过多的蛋白质,有蛋白尿的生成。(2)尿液变色,呈现浓茶色、洗肉水样、酱油色或者像淘米水一样,这证明尿液当中红细胞或者白细胞。(3)尿量过多或者过少,夜尿增多,正常人在60岁以内不应该有夜尿,要是年轻人夜尿增加,这就表现为肾功能不良。(4)早晨起床之后眼睑或者脸部出现水肿,并且没有明确原因的腰酸背痛,这就需要到正规医院进行尿常规项目治疗。
4、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
(1) 进行尿常规检查的患者需要憋晨尿4-6小时,避免尿液储备不足,在留尿当日清晨女性需要使用温水清洗外阴部,男性也要注意特殊部位的清洗,也要勤更换内衣裤。(2)要是测量尿糖的情况,如糖尿病患者,需要在前一天晚上8-9点后停止吃东西,前一天按照饮食习惯正常进食,但是注意饮食一定要清淡,防止脂肪等物质摄入过多,影响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准确性。(3)患者注意不要大量饮水,因为可能出现憋不住尿的情况,直接影响尿液标本的采取。(4)尿常规检查尽量采取新鲜尿液,要是具有特殊情况,可以在家留好带到医院进行检查,但是在家留尿的情况下需要将尿液标本放在冰箱保鲜层,1小时之内送到医院进行检查。(5)为尿常规检查结果更具有准确性,不仅检验的尿液不能被污染,也不要污染装尿液的容器。(6)对于女性患者来讲,要进行尿常规检查,需要避开月经期间,前后一周也不太适宜,还需要保证自身尿道口的清洁,防止白带混入尿液中。也不要在发热、剧烈运动、服用某些药物后进行尿常规检查,这些都会引起尿液一过性或者原有尿液异常加重。
以上就是尿常规知识的科普,尿常规检验通过测定尿液中的各项指标,可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或者诊断某些疾病的信息,属于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检查方式,对于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具有重大意义,当人们发现自身尿液存在问题的情况下,及时到医院进行尿常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