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中贫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人们都知道贫血有很大的危害,但是却不知道在贫血时该怎么办。所以今天就让我们从贫血的角度出发,一起聊一聊有关贫血的日常照护有哪些?
1. 什么是贫血?
所谓的贫血其实就是指人体中缺乏足够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情况。众所周知,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为身体的各个器官进行氧气输送,但是如果血液中的红细胞出现缺乏的情况,那么就会导致人体中的其他器官不能及时获得充足的氧气。这些器官缺氧的情况,就会致使人体出现疲劳、头晕或者心悸、气短等症状。
2. 贫血的症状
2.1易疲劳
对于贫血的患者而言,患者在稍微运动之后,极易出现疲劳、气喘或者心悸等情况。甚至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出现胸痛或者呼吸困难的情况。
2.2头晕
贫血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早期时会出现头重脚轻等晕眩的感觉。
2.3口唇发白
贫血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会出现脸色发白的情况,而且眼睑、口唇以及指甲等位置也会出现苍白的状态。同时患者可能还会出现皮肤湿冷的情况。
2.4食欲不振
在日常生活中,食欲不振、恶心以及便秘、腹泻等都属于贫血的常见症状。
3. 贫血的日常照护方式有哪些?
3.1合理地休息和活动
(1)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的活动和休息时间进行合理地计划安排,确保患者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都能获得充足的休息。由于贫血会导致患者出现疲乏、心慌气短等症状,所以患者在进行日常活动时,应该对活动的时间进行适当地限制,多注意休息,避免出现过度疲劳的情况。
(2)当患者存在重度贫血的症状时,如出现缺氧的情况,那么就需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多卧床休息,并且在卧床的时候适当地将床头抬高。
(3)对于贫血患者而言,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活动时应该尽量避免出现突然蹲位站起或者出现突然起床等动作,因为这些动作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晕厥的情况。
3.2饮食照护
良好的饮食照护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贫血症状,所以对贫血患者的日常照护中,应该注意患者日常营养的增加,充足的营养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全身症状。而且贫血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多摄入一些易消化和富含高维生素、高蛋白质以及高热量的食物。但是如果贫血患者还伴随着一些缺铁性的贫血症状时,那么在患者的日常饮食照护中,就应该多注意以下几点:
(1)这些患者很多都存在着不良饮食习惯,所以在日常照护中需要对患者的这些不良饮食习惯进行纠正。
(2)在日常饮食照护中,可以多增加一些富含铁元素的食物,以此来促进患者对食物中铁元素的吸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有海带、瘦肉以及木耳等。
(3)缺铁性贫血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舌炎或者口腔炎的情况。因此在对这些患者进行饮食照护的过程中,需要在进食前进行口腔护理。在日常饮食中则需要避免食用那些刺激性或者过热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影响患者口腔问题的恢复。
(4)缺铁性贫血患者如果在日日常生活中存在消化不良的问题,那么在日常饮食中则需要遵守少食多餐的原则,每天可以进餐5-6次,通过这种少食多餐的方式,减少对患者消化系统的负担。
3.3药物照护
当患者贫血症状严重时,可以遵守医嘱服用一些补充药物,缓解贫血症状。生活中常见的补血药物有口服铁剂、维生素B12、叶酸等,这些药物都可以促进患者红细胞制造能力的提升。
总结:贫血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当人们出现贫血的症状时,要及时地就医检查并且进行正确的日常照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