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即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核磁共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利用强大的磁场和高频脉冲,使人体内部的原子核发生共振,这些共振产生的信号被接收器接收后,通过计算机进行重建处理,最终生成高清晰度的图像。为患者及早辨别疾病是否存在病变,同时甄别恶性肿瘤。今天我们就详细地了解一下MRI技术。
一、适用于MRI检查的患者群体
1、神经系统疾病患者:MRI对神经系统的检查效果尤为出色,因此适用于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如脑炎、脑膜炎、脑脓肿、脑梗死、脑出血、脑肿瘤、脑积水、帕金森病等。
2、骨关节疾病患者:MRI对软组织有很高的分辨率,可以清晰地显示关节软骨、关节囊、韧带、肌肉等结构,因此适用于各种骨关节疾病的患者,如骨折、关节炎、关节脱位、滑囊炎、肌肉病变等。
3、腹部疾病患者:MRI可以对腹部实质脏器进行检查,如肝、胆、胰、脾、肾等,适用于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胆结石、胰腺炎、肾炎等疾病的诊断。
4、盆腔疾病患者:MRI在盆腔疾病的诊断中也有很高的价值,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前列腺肥大、膀胱癌等。
5、肿瘤疾病患者: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高,能够清晰地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因此适用于各种肿瘤疾病的患者,如颅内肿瘤、脊柱肿瘤、乳腺癌、肝癌、肺癌等。
6、血管疾病患者:MRI可以进行血管成像,适用于各种血管疾病的诊断,如动脉瘤、动脉狭窄、静脉血栓等。
二、MRI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1、高分辨率:MRI能够产生高分辨率的图像,详细地揭示脑和其他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2、无创性:这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不需要使用任何侵入性的操作或射线。
3、无辐射:与X射线不同,MRI不使用辐射,因此对新生儿和其他患者都是安全的。
4、全身适用:MRI可以应用于全身各个部位的检查,包括脑、脊髓、心、肺、肝、肾等。
缺点:
1、扫描时间较长:核磁检查时,通常要半个小时以上,有时甚至需要1~2个小时,这可能会让病人难以耐受。
2、噪音大:核磁检查时机器运转的噪音较大,部分病人可能难以忍受。
3、不适用急诊和危重病人:MRI机房内不能使用监护和抢救设备,且MRI对病人体位运动敏感,容易产生伪影,因此不适于对急诊和危重病人进行检查。
4、特定情况慎用或禁用:处在妊娠期前三个月的孕妇、安装心脏起搏器的病人不能做MRI检查。
5、对钙化不敏感:钙化灶内不含质子,不产生MRI信号,所以对钙化不敏感,这可能会影响到部分疾病的诊断。
6、肺部出血显示不佳:因检查时间较长,病人需要平静呼吸,胸膈不断运动,所以MRI对肺部病变的检查的显示不优于CT。
三、MRI检查的注意事项
1、禁止携带金属物品:患者在进入MRI扫描室时不应佩戴金属物品,包括硬币、钥匙、珠宝、手表、发夹等。同时要避免穿着金属材质的衣物,这些物品可能会被磁场吸引,避免影响危险或影响图像质量。
2、了解过敏史:在进行MRI检查之前,患者应告知医生是否有过敏史,特别是患者对造影剂存在过敏反应,以便医生在进行风险评估时,能够制定适当的预防措施。
3、配合操作指令:在MRI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遵循扫描师的指示,如保持呼吸稳定、保持身体静止等。有助于获取清晰、准确的图像。
4、避免与其他检查同一天:在进行核磁检查时,患者要尽可能避免在同一天进行其他放射学检查,如X射线或CT扫描。因为其他检查可能会影响MRI图像的准确性。
5、不带磁卡、手机等进入:患者在检查时避免携带磁卡、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进入MRI扫描室。这些物品可能会受到磁场干扰而损坏。
6、携带相关病历资料:同时患者要携带相关的病历资料,如以前的MRI或CT扫描结果、医生诊断报告等。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病情,从而制定更准确的检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