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护理小常识

时间 :2024-04-15 作者 :丁清真 来源:聊城市东昌府区中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由于肺炎支原体导致的肺部炎症,可以发生于各个年龄小儿,新生儿也不例外。支原体肺炎也没有明显的性别发病差异。发病季节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近年来,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因此,护理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与康复非常重要。有效的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使痊愈快,预后好。

一、一般护理

1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环境舒适,每日通风2次,每次2030分钟,注意患儿保暖,避免对流风,避免交叉感染。室温在18-20°C左右,湿度50%—60%,注意定时更换衣服、床单、被褥。保持口腔清洁,增加抗病能力,预防交叉感染。

2休息:尽量使患儿安静,以减少氧耗。根据病情采取半卧位或侧卧位将头转向一侧,有利于排痰。患儿病情好转时可以增加活动,促进痰液排出,有利于康复。

3饮食:小儿生长发育旺盛,应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禁油腻、辛辣食物,少食多餐,避免一次吃得过饱,影响呼吸。鼓励患儿多饮白开水,以补充呼吸道水分的丧失,但睡前不要饮水过多,以防影响夜间睡眠,饭前不要多饮水,防稀释胃液,不利于食物消化,也影响食欲。喂食不可勉强,以防呛入食管,进食和服药时宜将患儿上身抬高。

二、保持呼吸畅通

注意观察呼吸次数及深浅情况,如出现口唇发绀,呼吸困难时应取半卧位,给予氧气吸入,有条件可静滴泼尼松或地塞米松等,以缓解症状。

经常性翻身拍背,利于排痰,根据病情24小时翻身一次,可保证支气管排痰通畅。拍背可使附着管壁的痰液松动脱落,利于排出。在患儿咳痰时,将上身向下倾斜与地面呈45-90°手掌成空掌,手掌紧贴患儿胸壁,手指方向与肋间平衡,叩击动作轻快,在患儿呼气时用腕部的力量叩肺部,由下而上,两侧分别进行,使痰液顺利排出,改善通气功能。时间不超过10分钟,拍背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的呼吸、脉搏、皮肤和口唇有否青紫,如有异常,立即停止进行处理。

三、密切观察病情

支原体肺炎常累及其他系统,应注意观察患儿的反应,哭声、肌张力、有无皮肤出血、瘀斑、腹胀等,务必要密切注意一下监测好孩子的体温,需要防止孩子发生一些诸如高热惊厥的不良症状。

四、对症护理

1发热的护理:体温过高时,可以给予降温措施,可用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如体温持续过高时,可用冰袋、冰贴等方法,定时测量体温,如体温不升,应给予保暖,保持口腔和皮肤的清洁。

2躁动的护理:患儿躁动的主要原因缺氧,环境、温度不适宜及各种不适的外部刺激,我们应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环境,做到说话、走路要轻,不要反复搬动患儿。尽量对患儿进行抚慰和安慰,细致观察患儿躁动的主要原因,必要时遵医嘱合理使用镇静药,以降低患儿肌体氧耗,但必须严格观察患儿呼吸及意识状态。

3胃肠道症状的护理支原体肺炎首选大环内酯类药,如红霉素,以静脉用药为主,因红霉素不良反应大,其胃肠动力学作用会影响胃肠运动能力,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可给予思密达保护胃黏膜,给予热敷或贴腹舒贴以缓解腹痛。静脉滴注时,浓度不要过高,一般在10/m1防止刺激管壁引起疼痛或静脉炎,速度不宜过快。等静脉点滴23后患儿上述症状基本缓解后再放快滴速。

五、健康教育

婴幼儿肺的弹力纤维发育差,血管丰富,毛细血管多及淋巴组织间隙较成人宽,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量较少,使肺的含血量多而含气量少,因此婴幼儿易于肺部感染支原体肺炎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感染后可长期寄居在咽部,有时成为携带状态,可教育患儿咳嗽时用手帕或纸巾捂嘴,不随地吐痰,防止污染空气,传染给别人,如出现咳嗽、气喘、发热等症状,及时到医院检查。感冒流行季节,避免到公共场所活动,按时预防接种。

最后要提醒家长的是,季节转换时期更要注意及时给孩子更替换衣,预防感冒,对咳嗽、发热的孩子切勿掉以轻心。即使患病,只要护理得当,规范治疗,适当调节免疫功能,肺炎支原体感染完全可以根除。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