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年糖尿病概述
老年糖尿病,是指年龄≥65岁,包括65岁以前和65岁及以后诊断的糖尿病。老年糖尿病患者以2型糖尿病为主,包含少数的1型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糖尿病。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加之可能存在的胰腺功能衰退,使得老年人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老年糖尿病的特点是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容易出现低血糖,且常伴随多种并发症。
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简介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一类由于动脉内壁积聚脂肪、胆固醇和其他物质形成斑块(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心血管疾病。这些斑块可以限制血液流动,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可引发冠心病、心肌梗死、中风等多种严重疾病。此外,吸烟、肥胖和超重、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均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绝大多数老年糖尿病患者均表现为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和(或)心血管疾病及肾脏疾病同时存在。
三、合并症的风险评估
老年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时,风险评估至关重要。建议患者每次就诊时进行血压监测,至少每年系统评估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超重和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慢性肾脏病以及蛋白尿,对合并上述危险因素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积极进行颈动脉和下肢动脉超声评估,判断是否存在外周血管病变,以早期识别危险因素并
进行干预。
四、饮食与运动建议
对于老年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是控制疾病进程的重要手段。建议采用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消费。运动方面,应根据个体情况选择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心肺功能,控制体重和血糖水平。
五、药物治疗与管理
药物治疗是老年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规律服用降糖、降压、调脂等药物,以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在目标范围内。同时,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后,收缩压每升高 10 mmHg,
缺血性心脏疾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发病风险增加30%,而降压治疗能够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老年糖尿病患者收缩压控制目标为140 mmHg 以下,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合并ASCVD 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如能够耐受,可考虑将收缩压控制在130mmHg以下,但需密切监测血压,以防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对于年龄≥80岁、预期寿命短或健康状态差的患者可适当放宽收缩压控制目标至150mmHg以下。
推荐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作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控制血压的一线用药,但不建议两类药联合应用,以避免高钾血症和急性肾损伤。在应用过程中密切监测血钾、肌酐水平。如使用ACEI 或ARB单药血压控制不佳,可考虑加用钙通道阻滞
剂、噻嗪类利尿剂或β受体阻滞剂协同降压。
2.血脂方面,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2.6 mmol/L 以下,合并 ASCVD 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1.8 mmol/L 以下。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如果单用他汀类药物无
法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可考虑谨慎加用依折麦布或PCSK9抑制剂作为联合用药。老年糖尿病患者甘油三酯>5.65mmol/L时可应用非诺贝特,以降低胰腺炎风险,但需警惕与他汀类药物联用时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六、心理健康与调适
心理健康同样不容忽视。面对慢性疾病,老年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因此,除了身体治疗外,还需关注心理调适,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社交活动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增强抗病信心。
七、定期体检与监测
定期体检和监测对于疾病的控制至关重要。老年患者应定期进行血糖、血压、血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相关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八、生活中的小贴士
1.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2.戒烟限酒,避免吸入二手烟。
3.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诱发心血管事件。
4.学习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5.与家人和医生保持沟通,共同制定并执行健康管理计划。
老年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一个复杂的医学问题,需要多方面的综合管理。通过合理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以及心理健康调适,结合定期体检和监测,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老年患者和家属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共同维护老年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