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儿童输液时的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

时间 :2024-04-01 作者 : 王莉 ​ 来源:山东省妇幼保健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儿童输液是儿科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尤其在儿童患病需要快速补充体液、药物或营养时,输液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儿童输液并非简单的将液体注入体内,其中涉及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繁多。本文将详细探讨儿童输液时的常见问题及家长和医护人员应关注的注意事项,以确保儿童输液的安全与有效。

一、儿童输液时的常见问题

1.感染问题:输液过程中,如果无菌操作不到位,可能导致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进入患儿体内,引发静脉通路感染。感染症状可能包括发热、局部红肿、疼痛等,严重时可能引发败血症等严重后果。

2.过敏反应问题:儿童输液时,由于药物成分或添加剂的复杂性,患儿可能出现过敏反应。轻度过敏可能表现为皮疹、瘙痒,而重度过敏可能导致呼吸困难、休克等严重症状。因此,在输液前详细了解患儿的过敏史并备有相应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

3.输液管路受阻:输液管路中可能存在空气、血块、血管内腔内壁粘附物等物质,这些都可能导致输液管路受阻,进而影响输液的顺利进行。

4.药物不良反应:不同药物在输液过程中可能引发不同的不良反应,如局部刺激、过敏反应等。这些不良反应可能导致患儿出现不适,甚至危及生命。

5.输液速度问题:输液速度过快可能增加患儿心脏负担,导致心衰等严重后果;而输液速度过慢则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延误病情。

6.其他原因

二、儿童输液时的注意事项

1.输液前准备:在输液前,医护人员应详细询问患儿的药物过敏史,确保所使用的药物不会引起过敏反应。同时,应对患儿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评估其病情和输液的必要性。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输液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输液器、药物及穿刺部位的清洁与无菌。输液器和药物应在使用前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避免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污染。

3.注意输液速度:输液速度应根据患儿的年龄、病情和药物的性质进行调整。一般来说,儿童的输液速度应控制在20-40/分,避免过快或过慢对患儿造成不良影响。在输液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如有不适或异常,应及时调整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

4.观察输液情况:在输液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定时检查输液管路是否通畅,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疼痛等感染症状。同时,应注意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如体温、心率、呼吸等,以及是否有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5.预防空气栓塞:输液时必须排尽输液管内的空气,防止液体流空。在更换输液瓶或添加药物时,应确保输液管内的空气完全排出,避免空气进入患儿体内引发空气栓塞。

6.注意药物配伍:在输液过程中,应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避免将有配伍禁忌的药物同时使用。同时,应根据患儿的病情和药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输液方式,如静脉滴注、静脉注射等。

7.加强患儿护理:在输液过程中,家长应配合医护人员照顾好患儿,避免患儿因哭闹或活动导致针头脱落或输液管路受阻。同时,应注意患儿的保暖和饮食,避免空腹输液加重胃肠道反应。

8.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在输液过程中,如发现患儿出现身体不适、发热、腹痛、呕吐或抽搐等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三、家长应关注的输液后问题

1.输液结束后的观察:输液结束后,家长应继续观察患儿的反应,确保无不良反应发生。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2.输液部位的护理:输液结束后,家长应注意对患儿输液部位的护理,避免感染。如有红肿、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处理。

3.合理安排饮食与休息:输液后,患儿的身体可能较为虚弱,家长应合理安排患儿的饮食与休息,促进其身体尽快恢复。

总之,儿童输液是一项需要谨慎对待的治疗方式。在输液过程中,医护人员和家长应密切配合,注意以上提到的各种问题和注意事项,确保患儿输液的安全与有效。同时,家长也应加强对患儿的日常护理,提高其身体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