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如何预防四肢骨折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时间 :2024-04-01 作者 :​ 李莎莎 来源: 山东文登整骨烟台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四肢骨折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其治疗过程漫长且复杂,常常伴随着多种并发症的风险。并发症的出现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还可能影响骨折的愈合和康复效果。因此,了解并预防四肢骨折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至关重要。

一、认识四肢骨折的并发症

1.骨折端周围神经血管损伤:骨折时,骨折端可能损伤周围的神经和血管,导致感觉异常、运动障碍或血液循环障碍。

2.骨筋膜室综合征:由于骨折后骨筋膜室内的压力增高,导致肌肉和神经缺血坏死。

3.脂肪栓塞综合征:骨折时,骨髓内的脂肪颗粒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肺部和脑部的脂肪栓塞。

4.缺血性肌挛缩:骨折后,由于血液供应不足,肌肉可能出现缺血坏死,进而形成肌挛缩。

5.关节僵硬:骨折后长期固定或活动不足,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和韧带可能发生粘连,导致关节僵硬。

6.坠积性肺炎:长期卧床的骨折患者,由于肺部膨胀受限,痰液排出不畅,容易发生坠积性肺炎。

7.深静脉血栓形成:骨折后患者活动减少,血液循环减缓,易形成深静脉血栓。

二、预防四肢骨折后并发症的措施

1.早期复位与固定

骨折发生后,尽早进行复位和固定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复位旨在将骨折端恢复到正常解剖位置,为骨折愈合创造有利条件。固定则能稳定骨折端,防止其移位,减少周围组织损伤。在选择固定方式时,应根据骨折类型、患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避免过度固定导致关节僵硬。同时,定期检查固定装置的稳定性,确保其有效固定骨折端。

2.适当的功能锻炼

骨折稳定后,适当的功能锻炼对于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至关重要。功能锻炼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被动活动逐渐过渡到主动活动,从轻微活动逐渐增加活动强度。在锻炼过程中,患者应密切关注身体反应,避免过度运动导致骨折端移位或再次损伤。同时,医生应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指导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锻炼。

3.保持血液循环通畅

骨折后,由于局部肿胀、疼痛等因素,患者往往活动减少,血液循环减缓。为了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和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患者应保持血液循环通畅。具体措施包括定期翻身、抬高患肢、按摩等,以促进血液回流。此外,还可使用弹力袜、气压治疗等辅助手段,改善血液循环。

4.预防肺部感染

对于长期卧床的骨折患者,预防肺部感染尤为重要。患者应定期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受凉感冒。如有必要,可使用吸痰器等辅助设备,帮助患者排出痰液。此外,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卫生,也是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

5.合理饮食与补充营养

骨折后,患者身体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支持骨折愈合和康复。因此,患者应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多吃富含蛋白质、钙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类等富含钙质和蛋白质,有助于骨折愈合;新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预防便秘。此外,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有助于促进骨骼健康。

6.心理调适与积极配合治疗

骨折后,患者往往面临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因此,心理调适对于预防并发症同样重要。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勇敢面对骨折带来的挑战。同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康复计划,按照医嘱进行服药、锻炼和复查。如有疑虑或不适,应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四肢骨折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多种多样,但只要患者和医护人员共同努力,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就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骨折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及时报告不适症状,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积极面对骨折带来的挑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患者定能重新恢复健康,重拾生活的美好。

预防四肢骨折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措施,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得到全方位的照护和支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有效的康复环境,帮助他们早日恢复健康,重新拥抱美好生活。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