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关爱卧床老人,预防皮肤压力性损伤

时间 :2024-03-28 作者 :​ 莫显娇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荣誉军人康复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卧床的老年患者数量不断增加,而他们的健康问题也是临床关注的焦点。对于长时间卧床的人群而言,压力性损伤属于非常普遍的疾病,对于老年卧床患者而言不仅高发且危害较大,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均会呈现出直接影响。对此,出于对卧床老年的关爱,本文旨在讲述皮肤压力性损伤的定义、成因以及预防措施,希望能够提高读者对卧床老人健康问题的重视以及在作为照护人提供有效的预防指导,从而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1.什么是压力性损伤

压力性损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褥疮,发生主要是因为受到压力、摩擦力以及剪切力的影响,长时间的压力、摩擦力作用在同一个部位上,导致皮肤的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导致局部的皮肤组织缺氧最终造成伤害。与此同时,摩擦力与剪切力也会直接增加皮肤损伤的程度,尤其是在老人卧床时,在被动移动、滑动时,皮肤与床单或其他物体之间摩擦会导致皮肤的表面损伤,从而增加压力性损伤的发生风险。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往往是以骨骼突出部位为主,例如骶尾、足跟、肩部、左右髋部、以及踝关节等。

2.压力性损伤的危害

对于卧床老人而言,压力性损伤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压力性损伤严重影响卧床老人的生活质量,此时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长时间疼痛、不适,甚至诱发感染,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睡眠会形成严重影响,导致患者的幸福感与自尊心遭受冲击。压力性损伤发生后必然会投入更多的治疗与护理费用,其中涉及到定期更换药物、使用敷料以及引入专业护理等,这一些资源的投入会明显增加患者的日常消费,从而形成对患者及其家庭行程更高的医疗负担。最后,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如感染、溃疡扩散、深部组织损伤等,甚至可能导致败血症、骨髓炎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3.预防压力性损伤的措施

1体位变换的重要性与实施方法

体位变换属于卧床老人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关键措施之一。长时间处于同一体位会导致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影响血液循环,增加皮肤损伤的风险。所以在卧床期间需要定时调整卧床的体位。推荐采用左右侧卧位交替、仰卧位和侧卧位结合的方式,每24小时进行一次体位变换,使用软枕对突出关节进行支撑从而减轻局部压力。

2)减轻卧床时摩擦力和剪切力

摩擦力和剪切力是导致压力性损伤的重要因素,所以在临床中、或居家护理时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规避对皮肤的损害,在卧床老人移动搬动期间需要规避直接与床单形成摩擦,可以采用抬高身体后进行移动,规避拖拉造成摩擦损伤。

3)保护皮肤、增强皮肤弹性的措施

为了预防压力性损伤保护卧床老人的皮肤健康,维持皮肤清洁、湿润属于相当重要的方式,可以使用温和的清洁剂清洁皮肤,不使用碱性沐浴品,清洁皮肤后及时涂抹润肤乳、护肤品,保护皮肤免受干燥和刺激。

4)按摩肢体增加肢体活动

适度的按摩和肢体活动对预防压力性损伤也有积极的作用,定期对卧床老人进行肢体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局部血液供应,有助于缓解肌肉疲劳,提高皮肤的营养供应,减少皮肤的受压风险。

5)合理使用防压用具

由于压力是造成压疮的主要原因,合理使用防压用具,配合日常护理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床垫,对未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均使用气垫床,常用的就是气垫床,特别是可以改变压力的气垫床。有研究表明,交替性的压力气垫效果最好,但是膨胀小10cm厚度时,其作用降低。各类肘部及足跟部保护器,不仅能将肢体处于功能位置,还能保护局部皮肤,起到预防压疮的作用。

压力性损对于长期卧床老人伤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发生后同时对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会呈现出较大的危害。在卧床期间可以采用定期体位变换、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保护皮肤适度按摩肢体活动等方式,尽可能规避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另外,在此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卧床老人健康问题的关注,特别是提高照护人员对皮肤压力性损伤预防的意识和能力。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