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眼科护理知识科普——青光眼护理常识

时间 :2024-03-28 作者 : 张冉 来源:​ 聊城市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青光眼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眼科疾病,多发生于老年人群,45岁以上的患病率较高,随着近几年智能设备的使用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群发病,使得青光眼的整体患病人数增长,该症是导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部分病人在发病后早期,能够通过手术等方式进行干预获得较好的干预效果,但临床研究表明,青光眼病人的术后护理干预十分重要,会直接影响病人的术后康复与视力恢复,但大部分病人及其家属,对科学的术后护理干预并未有效掌握,本文就青光眼的护理措施进行科普。

.青光眼的类型

青光眼根据其症状表现,分为急性青光眼与慢性青光眼,同时根据青光眼的角度,分为闭角型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由于眼球内的房角出现突然的关闭或狭窄,导致房水无法正常排出,出现眼压短时间内突然升高导致发病,发病后病人出现恶心呕吐、结膜充血、眼球坚硬、畏光、视力下降等症状。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则由于长时间用脑过度、用眼过度、失眠、便秘、麻醉用药不当等因素导致发病,出现干部干涩、虹视、失眠、血压升高等表现,也会导致视力显著下降。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病人,多由于家族病史、年龄升高、血压升高等因素影响,此类病人的症状相对不明显,多在视力严重受损的情况下发病,但前房角多数未见严重变化。

.青光眼护理干预

1.药物治疗的护理

缩瞳剂、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前列腺素衍生剂、碳酸酐酶抑制剂、高渗剂等,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但对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病情都有一定效果。青光眼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用药期间要保持眼周清洁,注意饮食清淡,严格按照正确的剂量、频次用药。青光眼的眼药水可能会对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要注意精确控制剂量,青光眼滴眼药水要按压泪囊区,防止过度吸收。青光眼眼药水可能会有副作用,用药后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出汗、腹痛、肌肉抽搐等症状,一旦有异常情况要立即停药。糖皮质激素可以用于辅助治疗青光眼,起到减轻充血及虹膜炎症反应,患者可能出现呕吐,全身症状较重的患者要给予止吐、镇静、安眠,而且不能长期使用。

2.激光治疗的护理

激光可用于治疗多种严重的眼病,青光眼的各个类型、各个阶段都可以采用激光治疗,是一种常规的安全的治疗方法。激光是利用光化学效应、热效应、电离效应或压强效应,激光起到了光影、造孔或者切割的临床疗效,从而能够减少房水生成,改变房水流动方向或者是增加房水外流。激光治疗后需要佩戴眼镜,避免直视阳光,以免灼伤双眼,另外就要注意休息,避免眼部疲劳。术后建议清淡饮食,加强营养摄入,应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可以适当地多吃明目的食物。激光治疗后要注意预防病情反复,可以定期按摩眼部,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另外可以遵医嘱滴眼药水,以预防感染。

3.手术治疗的护理

对于其他方法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小梁滤过手术是最常用的术式,可以减少房水生产和增加房水流出,降低眼压缓解病情。术后恢复需要一个过程,术眼可能随时发生变化,加强监测才能及时发现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术后早期要观察有无红肿、出血、渗液等情况,可遵医嘱使用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擦拭。出现视物不清、轻度结膜充血、眼眶瘀血都是正常情况,通常会自行恢复,但有明显疼痛、恶心等问题应立即反馈医生处理。术后尤其要注意监测眼压变化,精神紧张、房水排出不畅、眼部炎症等原因可能导致术后眼压升高,可能导致不可逆的损伤,引起青光眼而失明。保护术眼是青光眼术后护理最重要的内容,首先要注意保持眼周皮肤清洁,重点预防术后感染。术后要避免做危险动作。青光眼手术会有创口,术后揉眼睛、按压眼球可能会导致伤口裂开,即使是剧烈咳嗽、喷嚏、猛然低头都有一定风险。

综上所述,青光眼会严重影响病人的视力,手术治疗效果较高,能够有效恢复其视力水平,术后及生活中,需要严格控制用眼习惯,提高用眼安全,改善青光眼的恢复效果,避免病人视力出现无法修复的损伤。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