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且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暴饮暴食的现象也开始增多。而长期大量饮酒、暴饮暴食、生冷不忌就是引发急性胰腺炎的主要诱因。急性胰腺炎是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或坏死的炎症。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发热、呕吐以及血尿淀粉酶含量增高等症状,一般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1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症状
(1)腹痛:急性胰腺炎大多数表现为进食后突然发病,症状为剧烈的上疼痛和腹部饱胀,患者病人自觉上腹及腰背部有"束带感”。腹痛的位置与病变的部位有关,如胰头的病变重者,腹痛以右上腹为主并向右肩放射;病变在胰尾者,则腹痛以左上腹为重,并向左肩放射。患者弯腰抱膝或前倾坐位可能会减轻疼痛。
(2)恶心、呕吐:发病之初即出现,其特点是呕吐后不能使腹痛缓解,呈现频繁发作,呕吐物常为胃内容物、胆汁或咖啡渣样液体,伴有腹部胀痛感,甚至可能出现麻痹性肠梗阻的症状。
(3)发热:急性胰腺炎患者由于胆道感染、胰腺炎症、坏死组织吸收等因素影响而发热,大部分患者会出现中度以上的发热,持续3~5天,如果发热持续一周不退,且白细胞逐渐升高,需要考虑是否出现胰腺脓肿。
(4)低血压及休克:常发生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患者症状表现为躁动不安、脉搏细速、口唇苍白、皮肤湿冷。通常是因为有效血容量不足,血管扩张引起的周围循环不足。
(5)脱水:多数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和低血钾症状,主要是因为因肠麻痹、呕吐所致,而重性的胰腺炎在短时间内可能出现严重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发病后数10个小时即呈现严重的脱水现象,少尿或无尿时,可能是出现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2如何预防急性胰腺炎
(1)注意饮食:在日常生活当中需要注意饮食调理,不要暴饮暴食,减少油腻性或者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摄入,以免食物不消化,增加胃肠道负担,同时增加胰腺的负担,从而引发急性胰腺炎。需要继续以低脂清淡饮食为主,保证营养均衡,多吃一些富含营养的食物,比如鱼、瘦、豆腐、米面、以及新鲜蔬菜和瓜果。
(2)不要饮酒过量:酒中的酒精含量较高,有可能导致肝、胰等器官受到损害,从而抗染力下降,从而引起急性胰腺炎,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戒酒。
(3)注意休息:一个人在生活中如果压力过大,就会多对精神状态造成很大影响,从而让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失调,代谢紊乱,这是诱发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原因。所以,需要做到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或长时间熬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平时主要多加断练,可以提升免疫力,增强身体抵抗力。
(4)控制疾病:首先在于避免或消除胆道疾病。例如﹐预防肠道蛔虫﹐及时治疗胆道结石以及避免引起胆道疾病急性发作﹐都是避免引起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措施。其次,如果自身患有高血脂或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需要在日常中积极控制血糖和血压,这样有利于预防急性胰腺炎。
(5)治疗方法:谨遵医生嘱咐,有计划的进行肠外营养和空肠营养支持,维持电解质平衡,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解痉挛镇痛药物以及抗菌药物,通过抑制胃酸分泌可间接抑制胰腺分泌;还可以注射哌替啶、盐酸布桂嗪等可镇痛药物。如果以上治疗无法缓解症状,同时还伴有穿孔、脓肿、梗阻、胰瘘、感染等并发症,需尽快进行手术治疗。
3总结
俗话说,病从口入。生活中很多疾病都是由不合理的饮食所引起的,急性胰腺炎就是其中的一种,如遇到急性发作,需要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病人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坚持不懈。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科学规范饮食习惯,不要暴饮暴食,少吃一些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平时注意多锻炼身体,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即使工作压力大,也要保持舒畅的心情,避免长期熬夜,平时也要定期去医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