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如何预防普外科手术并发症?

时间 :2024-03-14 作者 :​ 孙晓飞 来源: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东营医院(东营市中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普外科手术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手术类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出血、感染、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肠梗阻等。通过了解如何预防普外科手术并发症可以更好的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

一.普外科手术并发症的定义和重要性

1. 定义:在手术后出现的与手术本身相关的各种不良反应或疾病这些并发症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术后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2. 重要

①影响术后康复:并发症的发生可能导致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受阻,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

②加重患者痛苦:并发症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疼痛、不适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③影响医疗资源分配: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使得医疗资源更加紧张,影响其他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二.普外科手术并发症的类型

1. 出血: 出血可能术中止血不彻底、术后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出血可能导致患者术后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3. 感染感染的风险因素包括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手术时间长、手术区域有感染源等。

4. 深静脉血栓患者术后长时间卧床、活动减少,容易导致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5. 肺栓塞肺栓塞可能与术中植入物、长时间卧床等原因有关。

6. 肠梗阻肠梗阻可能与术中损伤肠道、术后肠蠕动不佳等有关。

三.预防普外科手术并发症的策略

1. 术前评估和准备

①充分评估患者病情:术前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确定手术适应症和风险。

②做好术前准备:术前应充分准备手术区域,纠正贫血和凝血功能异常,避免手术时出现意外情况。

③心理疏导:术前应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解释手术过程和可能的风险,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2. 术中操作技巧和团队协作

①精细操作:术中应采用精细的操作技巧,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②团队协作:术中应加强团队协作,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缩短手术时间。

③合理使用微创技术:采用微创手术技术可以减少手术创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3. 术后监测和管理

①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术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②合理使用镇痛药物:术后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减轻疼痛,促进术后康复。

③早期活动:术后应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和肠粘连等并发症。

四.具体预防措施

1.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

①术前评估:术前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明确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

②严格筛选患者:对于不符合手术适应症的患者,应尽量避免手术,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2. 术前纠正贫血和凝血功能异常

①术前评估:术前应评估患者的贫血和凝血功能情况,对于异常情况应及时纠正。

②输血和补充凝血因子:对于贫血和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应在术前输血和补充凝血因子,以降低手术风险。

3. 采用微创手术技术

①微创手术优势:微创手术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②术前培训:医护人员应接受微创手术技术的培训,掌握相关技能。

4. 术中精细操作,减少组织损伤

①术中操作:术中应采用精细的操作技巧,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②术中监测:术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5. 术后早期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①鼓励活动:术后应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②物理疗法:术后可采用物理疗法,如按摩、电刺激等,促进血液循环。

6. 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①抗生素选择:应根据手术部位和可能的感染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②用药时机:应在手术开始前或术后尽早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7. 术后疼痛管理

①镇痛药物:术后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减轻疼痛。

②非药物措施:术后可采用非药物措施,如冷敷、热敷、深呼吸等,减轻疼痛。

五.小结

预防普外科手术并发症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协作。通过术前评估和准备、术中操作技巧和团队协作、术后监测和管理等手段,结合具体的预防措施,如微创手术技术、合理使用抗生素、术后早期活动等,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