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用药安全就是要避免药物对身体产生损害,这是帮助患者身体恢复健康的关键环节。因此患者该如何安全用药,本文提出5个关键时刻帮助患者安全用药的方法。
用药安全主要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是用药错误,这是一种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用药疏忽,这种疏忽可能为患者身体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第二是药物的不良反应,我们常说“是药三分毒”就是指药物在正常用法用量下产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不良反应。那么在用药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确保自身安全呢?抓住以下五个关键时刻,确保用药安全。
开始用药
在患者开始用药之前,首先要做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及时了解药物名称,知晓药物的具体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药品说明书,查看说明书上“常见不良反应”和“严重不良反应”,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患者在出现不良反应时,能对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尽快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除此之外,在对药品的选择上,患者不能盲目选用市面上广谱的治疗药物,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及时询问医生,谨遵医嘱用药,并且将自己身体情况和是否有过敏史,如实告知医生,只有这样,医生在选择药品时才能减少药物对患者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2.服用药品
服用药物之前一定要仔细研读药物说明书,根据说明书按时按量服药。在服药过程中,患者特别要注意进食和食用的时间,有些药品需要空腹服用、有些药品需要随餐服用,服用药品时不能与哪些药品一同服用等事项。尽量按时按量服用,如果出现漏服的情况,大部分药物的处理思路是根据下一次服药的时间,按量服药,切记不同药物有不同的处理方法,要根据药品说明来应对漏服情况。不能为了补齐用量,一次加倍用药。
如果患者在服用药物之后出现不良反应,视反应轻重看是否要就医,如果不良反应程度较轻,那患者可以继续观察,如果不良反应越来越重,患者需要及时就医治疗,以免病情恶化。
3.新增药品
患者要清楚什么时候需要增加新的药品,是因为药物疗效减弱,治疗效果不佳,还是因为病情加重,或是存在严重不良反应。在新增药品之前要告知医生服用药品的情况,避免医生开重复药品,或与当前服用药物相互作用的药物。如果存在相互作用的药物,要及时换药,或者谨遵医嘱,合理安排时间,隔开使用药物。如果患者病情较严重,服用药物过多,需要患者用日记、笔记等方式对服用药物进行管理,避免在用药过程中造成混乱。
4.评估用药
患者在就医之后,需要保留医生开的原始处方,将自己全部用药整理称清单,标注用药情况、用药目的、服用方法等。除此之外,患者要谨遵医嘱,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最好也要带上用药清单,方便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梳理,针对患者当前身体情况调整用药。
5.停用药品
患者何时停止用药,要谨遵医嘱,不能擅自停药,例如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如果觉得自己病情好转就擅自停药,可能会出现停药综合征等情况,不利于身体康复。如果药品用完,应该根据医生建议来决定患者自己是否继续用药或者换药。如果患者因为药品具有不良反应停药,应该及时报告医生,并且让医生根据患者身体情况换药。对于过期或者多余的药品,患者不能将药品赠与他人,应该及时送到回收站处理。
结束语
用药安全,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局外人,我们要把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密切关注自己身体变化,安全用药,加快身体恢复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