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也是人们大众已较为熟知的心脏病类型,主要因其具有庞大患者群体基数以及你风险性较高的症状表现以及疾病后果,并且在我国以及全球范围内,患者年龄也呈现逐渐年轻化趋势,各类不良习惯的长期养成以及影响下均可能诱发冠心病。
一、症状表现
典型性胸痛,也称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主要症状,其具体表现为由于情绪激动或者各种体力因素、活动因素所导致突然出现的心前区疼痛,具体呈现压榨痛或绞痛性质,部分患者也可表现为胸闷、喘不过气等感觉感受,疼痛部位通常由心前区或胸骨后等处部位开始,可放射至肩背部、手臂、手指、下颌、腹部、颈部、牙齿,起发作的核心因素与机制在于冠状动脉痉挛,所以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症状表现略有差异,整体来说,病情严重程度越高,能够诱发变异型心绞痛的因素越多,且发作时疼痛程度越高、发作时间越长。
而关于心绞痛的具体发作类型以及发作频率,在不同冠心病分类之中也具有差异,例如无症状性冠心病,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症状不典型,此类患者通常无明显心绞痛症状表现,仅在心电图检查等结果中见病理性改变;而心绞痛型冠心病也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稳定型心绞痛、初发型心绞痛、劳累性心绞痛、恶化型心绞痛,其他冠心病类型还可见混合性心绞痛、心肌梗死型冠心病、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型冠心病、猝死型冠心病等,其分类因素主要与发作原因、病情阶段、冠脉局部症状表现等因素作为分类标准。
整体来说,冠心病心绞痛可分为四个等级,一般采用的是CCSC加拿大心血管协会分级法,一级患者可以正常开展日常活动,普通的行走以及爬楼梯一般不会诱发心绞痛,二级患者可能由于日常轻度活动出现轻度心绞痛情况,三级患者由于日常活动出现的心绞痛情况相对更为明显,而四级患者则可能由于任何体力活动与日常活动诱发心绞痛。
二、疾病预防
1.一级预防
冠心病的一级预防主要应用与开展于并未罹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群体,从具体的预防措施降低与减少疾病发生可能,具体的一级预防措施主要是从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入手进行的预防,除年龄与性别等固定因素外,预防群体应该首先戒掉吸烟这一不良习惯,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能够刺激人体植物神经,促使心跳加快以及血压升高,诱发血管痉挛,在相关研究调查中发现吸烟群体的冠心病发病率相较于非吸烟群体高达其二至六倍;此外控制肥胖情况以及各类相关疾病也是必要的预防措施,例如存在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症的患者都要从各个疾病的控制与改善降低冠心病发生风险。
2.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的主要应用群体为已经罹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群体,二级预防的开展目的在于控制患者疾病发展进程,预防各类症状以及疾病进一步发展,首先在饮食方面,患者群体需要合理调整以及规划日常饮食,基础原则为低盐、低脂、少糖、清淡、易消化、丰富维生素以及膳食纤维、微量元素,摄取充足优质蛋白质,在不良饮食与生活习惯中需要首先戒除烟酒,同时合理增加日常锻炼时间,通过合理的适量运动、合理规划与结合有氧代谢运动以及无氧力量运动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自身代谢情况,此外则需要完全遵照医嘱配合医疗措施,通过使用药物以及相关治疗手段控制疾病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可见,冠心病作为目前常见于中老年群体的疾病类型,疾病的发现以及及早控制均需要良好的疾病了解基础,在疾病出现时能够引起重视,前往医院就诊,无论是已经罹患疾病的患者群体,还是存在相关危险因素的具有预防意识的群体,都是冠心病预防的重要群体,从具体预防措施中也可见主要的预防措施均包括对于日常不良生活行为习惯、饮食结构的着重调整,并且通过建立正确良好的饮食、活动基础习惯逐步改善疾病现状或减少可能引发疾病的相关风险因素。此外无论疾病存在与否,年龄超过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都需要注意与开展冠心病的预防措施,年龄作为无法调整与更改的疾病重要风险因素,只有从其他预防措施入手进行整体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