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像一条条管道,将血液输送到各个器官和组织,为人体提供营养和氧气,同时也将废物和二氧化碳带走,维持人体的正常代谢和功能。但是,血管也会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血管的结构或功能异常,从而引发各种血管疾病,如动脉硬化、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血栓形成、动脉炎等。这些血管疾病会影响血液的正常流动,从而引起各个器官的缺血、缺氧、坏死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及时发现和诊断血管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如何检查血管的状况呢?有没有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方法,可以让我们清楚地了解血管的形态、大小、走行、壁厚、内膜、血流速度、血流方向等信息呢?答案是有的,那就是彩超检查。
1.彩超检查的优势
彩超检查相比于其他的血管检查方法,有以下几个优势:
无创性:彩超检查不需要穿刺、注射造影剂或放射性物质,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或不良反应。
无痛性:彩超检查只需在人体表面放置探头,不会引起疼痛。
无辐射:彩超检查不使用任何电磁波或射线,不会对人体或周围环境产生辐射污染。
便捷性:彩超检查设备体积小,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检查时间短,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经济性和可重复性:彩超检查的费用相对较低,并可重复动态观察病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可以承受的。
2.彩超检查的范围彩超检查可以检查人体的各个部位的血管,如颈动静脉脉、上肢动静脉、下肢动静脉、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肾动静脉、肝动静脉等等。彩超检查常用于诊断和评估以下几类血管疾病:
动脉疾病:如动脉硬化、动脉瘤、动脉炎、动脉闭塞、动脉狭窄、动脉剥离等。例如,彩超检查可以检测颈动脉的狭窄程度,评估中风的风险;彩超检查可以检测腹主动脉的扩张程度,评估动脉瘤的破裂风险。
静脉疾病:如静脉曲张、静脉炎、静脉血栓、静脉畸形等。例如,彩超检查可以检测下肢静脉的曲张程度,评估静脉功能的损害;彩超检查可以检测上下肢深静脉的血栓形成,评估肺栓塞的风险。
动静脉畸形:如动静脉瘘、动静脉瘤、动静脉海绵状瘤等。例如,彩超检查可以检测肾动静脉瘘的存在,评估肾功能的影响;彩超检查可以检测颅内动静脉畸形的位置和大小,评估出血的风险。
外伤和先天性血管疾病:外伤后引起的动静脉损伤和栓塞,各种先天性血管疾病。
3.彩超检查的注意事项
血管彩超基本没有特殊限制,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①、检查时穿着衣物宽松:做血管彩超时需要穿一些方便的衣物,把要检查部位暴露出来,比如做颈部血管检查时需要穿低领的衣服,能够把整个颈部暴露出来,方便医生进行检查。检查的时候,患者要配合医生向左转头或向右转头,来进行整个血管的检查。
②、检查前禁食:做腹部血管的检查,比如腹主动脉或腹部下腔静脉检查,需要患者适当的空腹。因为腹部大血管位于腹膜后,位置比较深,容易受到前方胃肠道内容物和腹部气体的影响,容易显示不清楚。所以在检查之前,患者要尽量的多空腹一段时间,然后再去检查。检查过程中,医生需要对患者的腹部进行按压,才能够显示清楚血管的具体情况,所以患者可能会出现一定的不适。
③、检查力度适宜:对四肢血管进行检查时,如果怀疑深静脉内有血栓形成,切忌过度按压,可能会使血栓脱落。
总结
血管疾病的彩超检查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便捷、经济的血管检查方法,可以清楚地评估血管的管腔、管壁和血流速度,判断有无狭窄、有无斑块,对于血管疾病的诊断和评估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而成为血管疾病诊断的首选筛查方法。当然,具体要检查哪些血管,就要根据各个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来决定,并非是一次性把全身的血管都检查一遍,因为既不必要,也不可能。通常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初步考虑是哪些问题,请超声科医生去检查某个或某几个重点区域的血管,以证实或排除某些血管性疾病,或评估血管性疾病的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