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宣教

时间 :2024-02-29 作者 :​ 宋昭涵 来源:淄博市博山区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生活方式有着比较大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率在逐年上升。糖尿病患者一生都需要进行饮食管理,良好的饮食管理能够帮助患者将血糖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降低出现并发症的可能。

  1. 多样化饮食,保持营养均衡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当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食物应当多样化,少盐、少油、少糖,避免摄入单一营养物质,保证饮食充足的营养。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每一餐都需要有蔬菜,并且不少于500g,主食要定量,不要食用过多的主食,还需保证饮食中有充足的蛋白质,如鸡蛋、鱼虾、牛奶、豆制品等。糖尿病患者要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少吃一些烧烤、腌制、烟熏等加工肉类制品。

2.对主食进行合理搭配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控制主食的摄入,可以将部分精米精面替换为全谷物或杂粮,这些主食的升糖指数比较低,并且富含维生素以及矿物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餐后血糖波动的情况。但是需要注意,粗粮含有嘌呤量相对较高,可能会引起嘌呤代谢异常,并且如果消化功能比较差的患者长时间食用过多粗粮的话,可能会引起患者营养不良。所以主食应当粗细搭配,主食的品种尽量要多样化,要避免摄入过多的糯米类食物,以免引起患者消化不良。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患者可以适当调整进餐的顺序,在用餐时可以先吃蛋白质类食物以及蔬菜,最后再吃主食,这样能够减少主食的摄入量,避免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并且患者要少吃一些比较稀的食物,比如玉米糊、粥等食物,越稀的食物烹饪时间越长,食物就越软烂容易消化,升糖也就越快。

4.少食多餐,规律饮食

糖尿病患者的一日三餐应当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或者是过度饥饿,每一餐不要吃得过饱,最好在七八分饱,如果饮食总量不超标的情况下,可以在用餐后的两个小时适当加餐,保障整体摄入的能量平衡,维持血糖平稳。

5.摄入适当的能量

体重是影响糖尿病发展的重要指标,糖尿病患者需要将体重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避免过度肥胖或消瘦,降低其他并发症的风险。糖尿病患者饮食总能量占比应当为脂肪20%35%、蛋白质15%20%、碳水化合物45%60%

6.限制饮酒,清淡饮食

饮酒会对糖尿病患者的正常饮食和用药造成一定的干扰,导致患者的血糖波动,提高患者出现低血糖的风险,尤其是在患者服用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的时候。所以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饮酒,也需要避免饮用浓茶或含糖饮料,在日常饮食中,最好采用清淡饮食的方式,每日饮食中烹调油的使用量应当在25g之内,食盐的使用量不宜超过5g

7.适当食用水果

很多糖尿病患者认为水果的含糖量高,所以在日常饮食中绝对不能吃水果,这样的想法显然是错误的。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以及膳食纤维。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左右,用餐两小时后血糖不超过10mmol/L的情况下可以少量地食用一些低糖水果,比如柚子、桃子、杏、枇杷、菠萝等,并且将水果作为加餐,放在两餐之间食用,将水果的热量计入全天总热量中,从主食中扣除水果所含的能量。但是如果患者的血糖控制不理想的话,就不要食用水果,避免对血糖造成更大的影响。

结束语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基础,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积极控制饮食,并且进行适当的运动,将自身血糖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