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儿童抽动症:认识、预防与治疗

时间 :2024-02-29 作者 :​ 鹿桂波 来源:诸城市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儿童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该病以不自主的抽动、发声和秽语为主要临床表现,给患儿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本文将从儿童抽动症的认识、预防与治疗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认识儿童抽动症

1.儿童抽动症的概念

儿童抽动症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肌肉抽动、发声和秽语。病情轻重不一,轻者仅表现为眼部、面部肌肉的抽动,重者则涉及全身多个部位。

2.儿童抽动症的病因

儿童抽动症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遗传、神经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

3.儿童抽动症的症状

儿童抽动症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肌肉抽:眼部、面部、颈部、肩部、躯干和四肢肌肉均可受到影响,表现为快速、反复、无目的的抽动。

2)发声抽动:包括吸气、呼气、咳嗽、呻吟、尖叫等异常声音。

3)秽语:部分患儿会出现秽语症状,如脏话、咒语等。

4)其他:部分患儿可能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学习困难等表现。

4.儿童抽动症的诊断

儿童抽动症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病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1)初级阶段:单纯性抽动,表现为眼部、面部肌肉的抽动。

2)中级阶段:抽动症状逐渐加重,涉及颈部、肩部、躯干和四肢肌肉。

3)高级阶段:出现发声抽动和秽语症状。

二、预防儿童抽动症

1.遗传预防:家族中有抽动病史的家长,应更加关注孩子的早期发育情况,以便早期发现潜在问题。可以通过遗传咨询来了解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孕期保健:孕妇在孕期中应该注重营养均衡,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烟草和酒精,同时减少感染的风险。此外,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保持心情舒畅,以降低孩子出生后患抽动症的风险。

3.儿童期保健:在儿童期,家长应确保孩子获得充足的营养,参加适量的体育锻炼,以及接受积极的心理疏导。同时,避免孩子承受过度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确保他们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4.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应创造一个温馨、支持、无压力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抽动症状表现出理解和耐心。避免因孩子的抽动行为而给予过度批评和指责,这可能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反而使症状恶化。

5.早期教育:家长和教育者应了解儿童抽动症的知识,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教会他们如何自我管理抽动行为,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

6.避免过敏原和刺激物:家长应识别并避免可能导致孩子抽动症状加重的过敏原和刺激物,如特定食物、环境污染物或过度刺激的活动。

7.定期健康检查:定期带孩子进行健康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健康问题,包括抽动症在内的各种儿童常见病。

三、治疗儿童抽动症

1.药物治疗:针对病情较重的患儿,可采用药物治疗,如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中枢兴奋剂等。

2.心理治疗:针对心理因素导致的抽动症,可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等方法。

3.行为疗法:通过引导患儿注意力转移、逐渐减少抽动行为,达到治疗目的。

4.教育干预:针对患儿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和支持。

5.中医治疗: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等方法,调节患儿神经系统功能,缓解抽动症状。

6.物理治疗:通过物理疗法,如理疗、按摩和运动疗法,帮助患儿放松肌肉,减少抽动行为。

7.生活方式管理: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表,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以及健康饮食,有助于减轻抽动症状。

8.支持性治疗:提供儿童抽动症患儿及其家庭的支持,帮助他们应对困难和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9.知情教育:为患儿家人和教育者提供关于儿童抽动症的相关知识和建议,增强对患儿的理解和支持。

10.高科技治疗:如深部脑刺激术和脑神经调节器等,对于严重抽动症状的患儿可以考虑采用这些技术进行治疗。

儿童抽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对患儿及其家庭的身心健康严重影响。家长和社会应共同关注儿童抽动症,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早期发现、早期干预,为患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