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认识女性更年期综合征

时间 :2024-02-27 作者 :​ 刘雪兰 来源:广西崇左市复退军人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每一个女人的生命历程都要经过胎儿期、新生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生育期、更年期过渡期、更年期后期七个时期,更年期是女性生理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女性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及心理变化,统称为更年期综合征。

1、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1.1月经紊乱

    月经不调一般发生在40多岁左右,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经期持续时间长,月经量减少,大约有10%左右的女性会突然停经。在这个时期,由于雌激素水平的波动,孕激素的缺乏,极有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异常增生,甚至出现内膜癌。

1.2血管舒缩症

    典型的症状就是潮热多汗,属于雌激素下降或者波动的典型症状,血管舒缩症在绝经期妇女中发病率很高,51-60岁的妇女中有63%的人出现潮热。

1.3自主神经失调症状

    临床上常会出现睡眠障碍,如心悸、头痛、头晕、易疲劳等,也有部分更年期女性会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1.4精神神经症状

    患者会出现焦虑或情绪低落、失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等症状,更年期女性的焦虑程度较高,更年期女性出现焦虑症状高于同期男性。

1.5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心血管疾病是绝经后妇女健康的头号杀手,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两种,一种是不变的,另一种是可变的。年龄、性别、家族史等是不变因素,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葡萄糖代谢异常、糖尿病、久坐不动是可变因素,绝经后妇女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糖耐量减低,糖尿病等。

1.6骨质疏松症与骨折

    雌激素是维持女性骨质量的关键激素,雌激素可以促进甲状腺分泌降钙素,抑制骨吸收,保护骨骼。女性围绝经期至绝经10年间是骨代谢的高速转换期,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导致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

1.7盆底肌功能障碍性疾病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是女性常见的多发病,主要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随着年龄的增长,雌激素水平的降低,盆底支持结构的破坏或退化,盆底支持组织的松弛,导致 PFD的发生。

1.8绝经泌尿生殖综合征

    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及泌尿生殖道上皮细胞发生组织学及功能变化,约半数女性可出现泌尿生殖道萎缩。女性生殖道的症状有很多,主要表现为阴道萎缩,外阴阴道疼痛、瘙痒、干燥、灼烧感以及反复发作的萎缩性阴道炎等,泌尿系统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尿频、尿急、尿痛及反复的泌尿系统感染等。

1.9皮肤与关节衰老

    更年期女性出现皮肤干燥、瘙痒、弹性下降、光泽变薄、容易受损,出现皱纹、色素沉着、老年斑、水肿等。骨关节疼痛的症状一般在早晨明显,也可以表现为膝关节的全身性疼痛。

1.10胃肠不适

女性更年期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嗳气、腹胀、腹泻及便秘等。

2、更年期综合征的调理方法

2.1心理调理

    在心理上要给予鼓励,消除疑虑,树立自信,在劳动中要避免过劳、过重;尽量避免不良的心理刺激,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自主神经功能调节药物进行心理调理。

2.2饮食调理

    尽量少吃糖和脂肪食物,多吃豆制品、奶制品、鱼虾等水产品,少吃糖和脂肪,莲子、百合、甲鱼、桑葚等都是药食同源的食物。另外还可以推荐一些药膳,比如红枣,桂圆,红糖等。

2.3坚持运动

    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肺和大脑功能,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加速新陈代谢,让身体获得足够的血氧供应,从而保持年轻,身体健康。

2.4改善睡眠

    合理安排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可以消除疲劳,提高免疫力,增强女性身体抗病能力。

2.5药物干预

西医认为卵巢分泌功能减退是导致绝经期综合征的主要病因,故常采用激素替代治疗,但副作用大,甚至增加肿瘤发病风险。实际上,低剂量的雌激素与钙制剂的结合,能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低剂量雌激素与黄体酮联用,可保护子宫内膜,降低卵巢癌的发生率,胎盘提取物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2.6中药干预

    中医学认为肾虚是导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的根本内因,而过度劳累、七情损伤、饮食不节是其外在因素。用中药可调节人体平衡,激活和维持卵巢功能,从而改善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

结束语

更年期综合征是一种生理与心理上的转变,是每一位女性所必须经历的,尽管这些症状可能让女性感到不舒服,但是只要采取正确的生活方式,正确的管理,就能有效地应对更年期综合征,维持身心健康。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