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乙肝也能临床“治愈”先来了解一下这种治疗!

时间 :2024-02-26 作者 :​ 高鼎亮 来源: 昌邑市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乙肝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全球的乙肝患者大概有1/3在中国,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也是大多数人眼中无法治愈的疾病。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乙肝也能临床“治愈”。

  1. 什么是乙肝?

乙肝也就是乙型病毒性肝炎,当人体一旦感染乙肝病毒后便会高度选择性地感染肝细胞并寄存在肝细胞核内,并不会继续感染其他器官,属于“嗜肝细胞病毒”。乙肝病毒还有着“共存智慧”的特性,这种病毒活动并不明显。人体自身在杀伤肝细胞,清除病毒的时候,身体并不会产生明显症状。所以如果不定期检查肝功能,根本发现不了肝炎活动,长期发展下去,患者就会发展为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2.什么是乙肝临床治愈?

临床治愈也被称为功能性治愈或免疫学治愈,乙肝临床治愈指的是在经过抗病毒治疗后,血清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病毒核酸持续检测不到。肝脏功能指标正常,但乙肝病毒基因可持续存在,患者出现肝硬化,肝癌的概率会显著降低。通俗地讲,乙肝临床治愈就是慢性乙肝患者的病情得到了长久的免疫控制,患者可以停用核苷(酸)类药物,只需要定期检查就可以。

3.乙肝治疗的优势人群

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得到临床治愈,相关研究表明,优势人群实现临床治愈的概率为30%—50%,优势人群包括基线HBsAg水平较低(小于1500IU/ml);治疗过程中HBsAg下降幅度较大;HBeAg水平低,HBV-DNA水平低。非优势人群也不要完全放弃治疗的信心,非优势人群可以采用抗病毒治疗,长期维持治疗,阶段性使用干扰素脉冲治疗方式,逐渐使非优势患者转变为优势患者,最终实现临床治愈。

4.怎样实现乙肝临床治愈?

在当下,抗乙肝病毒的药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口服核苷(酸)类似物,另一种是使用长效干扰素。核苷(酸)类似物主要的作用是阻止病毒核酸的延长,使病毒明显减少,但是病毒细胞核内的DNA依然存在,如果患者自行停药的话病毒又会再次大量繁殖,继续释放乙肝病毒。在乙肝临床治愈上,长效干扰素是最好的选择,临床中的长效干扰素主要是聚乙二醇干扰素α,长效干扰素具有抗病毒、免疫调节、抗增殖的作用,能够更好地使乙肝表面抗原转阴。干扰素是一种常用的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这种药物需要每周进行皮下注射,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有机会实现乙肝的临床治愈。干扰素与核苷(酸)类药物相比,长效干扰素可以降低90%的肝癌风险。相关医学表明,干扰素联合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能够高效实现临床治愈,在优势人群中可以达到30%80%临床治愈的概率。

5.干扰素治疗的副作用

在使用干扰素进行治疗时,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在第一,二针注射之后会出现肌肉酸痛,发热的症状,正常情况下会在第三,四针注射后逐渐缓解。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的情况。所以在使用干扰素治疗时,需要每周到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测。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出现副作用,90%以上的患者都能够很好地耐受干扰素治疗,即使出现了副作用,在停止使用干扰素后也会恢复正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治疗方案,最大限度上降低副作用出现的可能。

6.结束语

实现乙肝治愈不仅是每一位乙肝患者的希望,更是每一位临床医生正在努力实现的目标,实现乙肝治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乙肝患者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不要私自停止治疗,以保障早日恢复身体健康。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