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重症医学
重症医学,是一门研究危及生命的病理生理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学科。重症医学的服务对象是因为多种因素导致一个或多个器官和系统功能障碍、危及生命或具有潜在危险因素的患者。重症医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萌芽期、成长期、发展期、成熟期四个阶段。
2.重症医学的特点
(1)跨学科:重症医学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疾病或器官,而是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如内科、外科、神经科、儿科、妇产科等。
(2)高风险:重症医学面对的患者病情复杂、危重、不稳定,需要密切监测和及时干预,任何细微的差错都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3)高效率:重症医学要求医护人员具备快速判断和处理的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同时协调各方资源,保证患者的最佳救治。
(4)高技术:重症医学依赖于先进的监测和治疗仪器,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输液泵、微量泵、心跳起搏器、除颤仪、纤支镜、CRT、ECMO等,这些仪器能够为重症患者提供全程持续的监测和机械辅助治疗。
3.重症医学的主要任务
(1)救治危重患者
(2)提高危重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3)推动重症医学的学术发展
(4)培养重症医学的专业人才
4.重症医学的常见疾病和救治方法
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疾病和疾病状态非常多样,可以按照器官或系统的功能障碍来分类,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等。以下是一些重症医学科常见的疾病和救治方法的简介:
(1)呼吸衰竭:指肺部气体交换功能严重障碍,导致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或二氧化碳分压升高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呼吸衰竭的常见原因有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胸腔积液、胸廓畸形等。呼吸衰竭的救治方法主要包括:
①氧疗:即给予高浓度的吸入氧,以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组织缺氧。氧疗的方式有鼻导管、面罩、高流量鼻导管、无创正压通气等。
②机械通气:即通过呼吸机给予患者人工呼吸,以改善通气功能,降低呼吸功,减轻呼吸肌疲劳,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机械通气的方式有有创和无创两种,有创通气需要在患者气管内插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无创通气则通过面罩或鼻罩等与患者相连。
③ECMO:即体外膜肺氧合,是一种模拟肺部气体交换功能的体外循环技术,可以为呼吸衰竭的患者提供临时的呼吸支持,使肺部得到休息和恢复。ECMO的原理是通过体外的泵驱动,将患者的静脉血引出,经过膜肺氧合器进行氧合和二氧化碳清除,再将血液回输至患者的静脉或动脉。
(2)休克:指全身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导致组织灌注不足,器官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休克的常见原因有失血、感染、心力衰竭、过敏、脊髓损伤等。休克的救治方法主要包括:
①液体复苏:即给予患者大量的液体,以补充血容量,增加心输出量,改善组织灌注。液体复苏的液体种类有晶体液、胶体液、血液制品等,根据休克的原因和类型选择合适的液体。
②血管活性药物:即给予患者一些能够调节血管张力的药物,以维持血压和组织灌注。血管活性药物的种类有升压药、降压药、扩容药等,根据休克的原因和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
③器官支持:即给予患者一些能够改善或维持器官功能的治疗,如呼吸机、血液净化、人工肝、人工肾等,以减轻器官负担,促进器官恢复。
(3)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或系统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常见于重症感染、创伤、烧伤、胰腺炎等疾病的危重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救治方法主要包括:
①控制原发病灶:即尽快去除或减少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因,如清创、引流、切除坏死组织、抗感染、手术等,以阻断炎症反应的持续和扩散。
②维持生命体征:即给予患者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呼吸支持、营养支持等,以保证患者的循环、呼吸、代谢等基本功能。
③器官替代治疗:即给予患者血液净化、人工肝、人工肾、ECMO等,以替代或辅助受损器官的功能,减少器官负担,促进器官恢复。
④调节免疫功能:即给予患者一些能够平衡免疫反应的药物或生物制品,如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白蛋白等,以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防止或减轻器官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