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超声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你知道吗?

时间 :2024-02-06 作者 :​ 张真真 来源:烟台市蓬莱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现阶段,在临床诊断多种疾病方面,超声检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优势。该检查方法可以实现动态图像的顺利获取,高度了解人体病变部位,从而为临床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创造有利条件。当前,在临床肝脏疾病中,肝炎、肝癌等是比较常见的,在肝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超声检查的介质选择,主要以超声造影剂为主,将超声造影剂注入到人体内发生病变的部位,以此来使该部位血管的后散射回声得到强化,从而发挥出在分辨率、敏感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也可以将病变器官内的血流灌注情况充分反映出来。

1.检查准备与检查部位

1.1检查准备

协助医生进行申请单信息的反复确认,尤其对于姓名和检查部位应进行仔细核对,提高对病情的了解程度。在检查前,空腹时间至少为6h,在需对上腹部肿块与肝脏的位置关系进行确认的情况下,应加大饮水量,其中,饮水量最多为800ml,为后续的正常检查奠定良好的基础。

1.2检查部位

1.3仰卧位。这在常规检查体位中比较常用,对于患者来说,应保持着仰卧的姿势,确保呼吸的平稳性,两手保持上举状态然后放置在枕头后。分析其具体的应用,主要在检查肝左叶和右前叶等方面有所体现。第二,左侧卧位。病人向左侧的卧位可呈现垂直角,右臂上举然后放置在头后,为对肝右叶的观察提供极大的便捷,尤其是右后叶。第三,半卧位、坐位以及站立位。这在肝脏位置较高的患者中比较适合应用,以此来对肝脏的活动度做出判断,同时为肝脏下垂的有效诊断创造条件。第四,俯卧位。该姿势并不多见,仅仅适用于肝右叶明显肿大等情况之下,有时在腹膜后肿块鉴别与诊断方面也是可以看到的。

2.超声在肝脏疾病中的具体应用

2.1在诊断肝脏肿瘤方面

结合相关研究可知,相比于进出其它正常肝脏血管内的时间,造影剂进出肝脏肿瘤血管内的时间明显在它以下,所以在具体诊断时,肿瘤组织、周围正常的肝脏组织分别以低回声、高回声的呈现为主。借助此特征,可以准确辨认肝脏肿瘤。同时,在使用超声造影检查过程中,如果是良性肝脏肿瘤,超声造影模式主要包括向心性增强模式与周边增强模式,而对于恶性,主要是指肝结节性增强模式等。

除此之外,借助超声造影检查,不仅可以为病灶范围等要素的确定提供有力的证据,而且也可以将肝脏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关系高度明确化,进而助力于后期的疾病治疗。

2.2在诊断肝内低回声占位性病变方面

在临床的肝脏疾病中,肝内低回声占位性病变的发生率较高,其中,肝脓肿等是比较常见的。结合相关研究可知,在具体诊断时,造影剂的使用,可以准确辨认病变组织。此外,通过该检查方式,也可以将病变组织内的血流动态情况充分反映出来。

2.3在肝脏疾病治疗和随访方面

在肝脏疾病的治疗方面,超声检查可以使临床医生对病灶的位置高度了解,并对病情是否出现复发做出准确判断,动态化监测其病灶,进而对病情的进展情况等高度掌握。在相关研究中,对于接受介入治疗的肝肿瘤患者,该检查方式可以对肿瘤组织的灭活程度进行准确的判定,进而给医生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思路。

3.超声在肝脏疾病中所涉及到的相关风险

肝脏超声检查,其便捷性和安全性水平较高,不易导致任何并发症的出现。但是如果在超声介导下进行穿刺活检,其并发症便会产生。主要包括:

首先,头昏、心慌乏力等,这时,应及时饮用热水,并且片刻休息就会好转。其次,低血糖,这种情况的发生概率较高,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患者在检查之前,一直没有吃东西造成的,如在肝穿刺后,即会引发心慌等。此时,可保持平卧状态,口服50%葡萄糖液,其剂量为40ml左右,从而好转。最后,出血。在穿刺检查后,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卧床休息提出要求,如果发生出血,也是临时的,且量也是比较少的。

对于以下情况是要谨慎操作的,第一,对于危重患者来说,因为生命危险随时都会发生,所以在前往超声科检查的这一过程中,极容易错失最佳的救治时机而引发风险,如果在必需进行的情况下,先要进行生命监护,然后对床边超声检查进行落实。第二,在胃镜检查的当天,不建议进行肝脏超声检查,防止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