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是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其复发率和致残率都比较高,严重危害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由于该病的突发性和高风险性,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瘫痪,严重的甚至因此死亡。虽然目前的医疗技术可以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但为避免特殊情况的发生,我们还是要学习一些急救和护理的知识,帮助患者渡过难关。
1.脑梗死的临床表现
初期,脑梗死患者在语言上会出现言语不清,发音困难等现象,后随着病情的加重,还可能会因此出现失语,智力低下等状况。患有脑梗的患者视野可能有缺损,短时间内不能完整地看东西,如果一小时左右可以恢复视力,这可能是早期脑梗塞的信号,患者要多加注意。
早期患该病的患者面部可能出现口斜眼歪、不对称的情况,这也是脑梗死发出的信号之一。脑梗死的表现和患者梗死的部位有关,如果突发性头痛,头晕或者持续性的剧烈头疼可能是脑干的脑梗,如果出现偏身麻木,偏瘫等表现可能是丘脑部位的梗死。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自己的身体有以上症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2.脑梗死的紧急处理
病人在发病初期切记不要慌张,保持平和的心情,身边如果有家属或者医护人员,应该帮助病人平卧在床,然后尽快与医院或者急救中心联系,因为脑梗塞与患者身体里梗死部位有关,不同的部位,不同的程度决定着用药的种类和数量,未得到医生明确要求时,其他人不应该给患者随意用药。
该病具有一定的突发性,患者发病之后可能会出现走路不稳,摔倒,呕吐等症状,如果遇到病人发病,不要紧张,在呼叫120之后,寻找身边的人一起帮忙将患者平托到床上,过程中要注意患者头部要略高,有时间的话还可以帮患者将衣领解开,让患者更方便地进行呼吸。
如果出现呕吐的现象,应该将病人的头偏向另一侧,方便呕吐,防止呕吐物阻塞气管引起患者窒息。如果病人有抽搐的症状,可以找筷子或者木条垫在牙间,防止患者抽搐时咬破舌头。
在患者能够得到治疗之前,尽量少移动患者,帮助患者平复情绪,避免过于激动,造成血压上升,病情越来越严重。
3.脑梗死的护理
3.1饮食护理
突发脑梗时要进行紧急处理,等病情平稳之后也要注意护理和预防,避免复发。在患者的饮食上,家属应该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要均衡地摄入人体所需要的能量和维生素,多吃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饮食种类也要丰富,一日三餐要确保包含谷类,豆类,鱼类等,保证病人营养充足。除此之外,患者要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戒烟戒酒,减少食物对身体的刺激,避免病情复发。
3.2合理训练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要加强对患者肢体的训练,帮助患者康复治疗。例如锻炼患者手指功能,可以让患者做捡豆子、系鞋带等动作,适当地让患者握矿泉水瓶,增加手部力量锻炼,要将锻炼融入患者的生活习惯中,比如系扣子、梳头、穿衣服都是很好的锻炼方式。患者应该坚持锻炼,不能半途而废,这样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恢复。
3.3预防再次复发
据统计,在我国有将近一半的患者脑梗复发,复发的原因可能与病情有关,也有可能和护理不到位有关。在对患者的护理中,应该及时监测患者的血压血脂情况,检查患者是否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对于不能自理的患者,家属或者医护人员要帮助患者翻身、拍背、按摩,减少压疮或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如果发现患者有异常请及时就医。
结束语
总之,家属和医护人员在脑梗急救和护理方面不能粗心大意,要多学习知识,从多方面入手,做好患者的急救和护理工作,帮助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