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与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组疾病,发生率5-12%,常常让准妈妈们感到担忧和无助。然而,科学饮食在孕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更是如此。本文将深入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的成因、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科学饮食来预防和控制这一病症,旨在为广大准妈妈们提供有用的知识和建议,让她们在孕期能够更好地照顾自己和宝宝的健康。
1.什么是妊娠期高血压?
2.1定期产检
孕妇应该定期进行产检,尤其是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的孕妇,更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和胎儿的情况。通过产检,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保障母婴健康。
2.2控制体重
孕期适当的体重增长是必要的,但过重会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孕妇应该合理安排饮食,避免进食高脂、高盐食物,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和热量,同时适当运动,保持适当的体重增长。
2.3保持良好作息
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对于孕期健康非常重要。孕妇应该避免熬夜、过度劳累,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2.4放松心情
孕期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也能影响血压增高。孕妇应该尽量放松心情,保持愉快、稳定的情绪状态,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等方式来缓解压力。
2.5保持适当的运动
孕期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控制体重和血压,增强体质。孕妇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游泳、做瑜伽等。
2.6药物治疗
妊娠期高血压的孕妇可能需要使用药物治疗,如降压药、利尿剂等。但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得自行用药,以免对母婴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低钙摄入(摄入量低于600mg/d)的孕妇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补钙,每日口服1.5-2.0g。
2.7注意胎儿监测
妊娠期高血压可能导致胎儿生长受限、宫内缺氧等问题,因此孕妇应定期进行胎心监测、产科超声检查、脐动脉血流、实验室检查等,及时了解胎儿的状况。
2.8自我监测
孕妇在家要自我监测血压、胎动、体重、尿量等变化,如果出现头晕、头痛、眼花、胸闷、腹部疼痛、阴道流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3.1不建议高盐饮食
钠盐每日的摄入量应不超过6克,水肿严重的孕妇需要限制钠盐的摄人,尽量避免食用高盐食品,如腌制品、咸鱼等。
3.2增加蛋白质摄入
蛋白质是身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身体健康和修复组织非常重要。孕妇应该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肉、蛋、奶、豆类等。这些食物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身体健康。
3.3控制脂肪摄入
高血压孕妇应该避免高脂肪饮食,特别是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这些脂肪会提高胆固醇水平,导致血管堵塞和血压升高。妊娠高血压患者应该选择低脂肪的食物,不建议食用动物油。
3.4增加纤维素摄入
纤维素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和血压,帮助维持健康的血管功能。高纤维食物包括全麦食品、水果、蔬菜和杂粮等。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应该增加这些食物的摄入量,以满足每天建议的纤维素摄入量。
3.5饮食规律
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应该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饥饿或饱食。定时进食,避免暴饮暴食,可以帮助稳定血压水平,并维持身体的正常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