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常见、最具有代表性的疾病。该疾病起病于婴幼儿时期,以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局限的兴趣、刻板与重复行为方式为主要临床表现,多数患儿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发育迟滞。
一、小儿自闭症的康复护理
1、心理护理:自闭症患儿容易情绪不稳定,应注意观察患儿的情绪变化,了解患儿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并积极调节。还应与患儿建立积极的情感关系,增加患儿信任感。另外,与患儿沟通时语气应亲切、轻柔,保持足够的耐心,避免诱发患儿的不良情绪。
2、综合干预模式:以儿童发育进程为依据,针对儿童早期的各项发育技能,如语言、游戏、社会交往、注意力、模仿、运动技能、生活自理和适应性行为进行教育训练,提高儿童的言语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儿童的认知能力。
3、促进人际关系为基础的干预:评估患儿的人际关系发展水平,根据评估结果,依据正常儿童人际发育的规律,进行目光接触、社会参照、互动、协调、情感经验分享、享受亲情、友情等训练。
4、行为训练:主要针对患儿不适当的行为,将目标任务按照一定的方式和顺序,分解成较小的步骤,采用适当的强化方法,按照任务分解的顺序,逐一训练每一小步骤,直到儿童掌握所有步骤。
5、以游戏为媒介,在游戏中缓解患儿情绪上的不安和恐惧,学会与其他人进行沟通和合作,以促进发展人际关系技能。
6、对患儿的父母进行课程培训以及治疗过程咨询,因为父母对患儿的交流能力、社会交往和适应能力的提高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二、小儿自闭症的预防措施
1、妊娠期病毒感染、先兆流产、出生时窒息和剖宫产都会对幼儿产生影响,母亲妊娠期病毒感染尤其是孕期前3个月病毒感染可导致胎儿大脑发育异常而致儿童孤独症。如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均可损害患儿中枢神经而致病。所以孕妇在怀孕期间尤其是怀孕初期要注意不要感染病毒。在婴儿早期也要注意避免高热惊厥,多次的高热惊厥也会造成脑损害。
2、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把孩子本来不自觉的行为,转化为有意识的自觉行动。这就要求父母要细微的观察孩子,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孩子的特点确定培养目标,并善于抓住教育时机,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孩子尽快地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化。
3、加强父母与孩子间情感交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父母应多与孩子接触、交流,多带孩子到儿童娱乐场所去活动;鼓励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交往,建立友谊。
4、家庭氛围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如果想要预防自闭症,创造和谐愉悦的家庭氛围也非常重要,尤其是父母之间应该尽量保持亲密和谐的关系,不要经常性的在孩子面前吵闹。如果经常在孩子面前争吵,非常容易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久而久之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诱发自闭症。
自闭症日常生活当中想要预防需要多与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尽量不要让孩子单独的待在房间里面,要与同龄的人进行玩耍,这样才可以有效避免出现自闭症的症状,除此之外也要多带孩子去儿童娱乐场所,鼓励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建立友谊。平时也要做好相应的饮食方面调理,保证营养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