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楔状缺损是我们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牙齿问题,主要是由于长期不正确的刷牙、局部结构的薄弱、酸蚀、咬合创伤等多因素导致牙唇、颊侧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而导致的缺损。
一般典型的楔状缺损是有2个或三个平面组成。缺损边缘整齐,表面坚硬光滑,一般为牙组织本色,有时有不同程度的着色,甚至发生龋坏,导致牙髓病变。根据缺损的程度,分为浅型、深型、穿髓型。较浅的一般无症状或刷牙或吃冷热酸甜敏感,用手摸起来边缘锐利,食物嵌塞,或发生龋坏直至穿髓发生牙髓或根尖病变,甚至发生牙横折。
临床上一旦发生牙体楔状缺损,应及时干预。
首先应改正刷牙方法,避免横刷,并选用刷毛较软的牙刷和磨料较细的牙膏。
缺损较少的可以不做处理,但要改正刷牙不良习惯,有牙本质过敏症状的,应用脱敏疗法,缺损较大的应及时进行充填治疗,防止缺损进一步扩大。有牙髓症状或根尖炎症的,可行根管治疗术解除痛苦并保留患牙。若缺损已导致横折,可以根据余留牙根的长度进行相应的保留修复或拔除。
预防牙体楔状缺损的发生,刷牙方法至关重要。目前世界上推荐最标准的刷牙方法—BASS刷牙法。
第一步:刷门牙外侧
刷毛应与牙齿、牙龈成45度角,以画小圆圈的方式活动。
第二步:刷门牙内侧
同样成45度角斜放,上排牙齿向下,下排牙齿向上提拉轻刷。
第三步:刷牙齿咬合面
将牙刷倾斜,与咬合面垂直,前后短距离颤动轻刷。
第四步:刷牙齿内侧面
将牙刷竖起来,利用牙刷前端的刷毛沿牙缝上下以小圆弧刷动。每次刷两到三颗牙,反复旋转、按摩8~10次,可多角度地对牙齿和牙龈进行全面清洁。
第五步:轻刷舌头表面
由内向外轻轻去除食物残渣及细菌,让口气保持清新。一些人,只刷外面,不刷里面,实际上牙齿里外都要刷到。
选择一把合适的牙刷是正确刷牙的第一步。建议选择刷头长约2.54~3.18厘米,宽约0.79~0.95厘米最为合适。
如果刷头过大,无法在口腔内自由转动,许多牙齿死角与口腔深处无法顾及。进不去、刷不到就会造成这些死角细菌斑堆积形成牙结石,进而引起牙周病。
很多专家都会建议使用软毛刷,因为刷毛太硬,会很容易对牙齿和牙龈造成损伤,进而导致牙齿楔状缺损、牙龈出血等,尤其对于牙齿刚刚长出的儿童和牙釉磨损严重的老人。
我们在选购牙刷时,除了要注意刷毛的软硬程度外,刷毛的排列也是在选购牙刷时要注意的细节。
据牙科协会建议,合理的刷毛排列,应该是2-4排,每排5-12束,各束之间有一定的间距。这样刷牙时既有利于有效清除牙菌斑,又便于牙刷本身的清洗。
一把好的牙刷,在牙柄的处理上自然也是有讲究的。我们在选购牙刷时,最好选择牙柄防滑设计的。
目前市面上防滑设计的牙刷主要有两种,分别是直线型和角度型的。临床研究表明,直线型使用时,用力不好掌握,而角度型更容易到达菌斑清除区域。一般刷柄与刷头的角度以17~20度为宜。
建议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每3个月更换一次牙刷。
预防口腔疾病,预防楔状缺损,好好刷牙,从每一天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