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俗称脑溢血,属于“脑中风”的一种,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高达30%-40%,幸存者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
1导致脑出血的原因
脑出血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绝大多数是高血压小动脉硬化的血管破裂引起,临床上把这类脑出血称之为高血压性脑出血,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密切相关。
(1)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出血最重要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在长期高血压的影响下,脑内小血管管壁发生破裂而导致脑出血。
(2)情绪激动:情绪激动是脑出血的另一个重要诱因。因生气、情绪激动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肾上腺素增加,心跳加快,血管急剧收缩,诱发血管破裂。
(3)过度劳累:精神极度紧张或长期过于疲劳,极易诱发脑出血。
(4)不良生活习惯:抽烟、饮酒是引起脑出血另一危险因素。酗酒可引起高血压增高或凝血机制和脑血流加速导致脑出血;长期吸烟可促进动脉硬化,使得血管脆性增加。
(5)抗凝:长期抗血小板或溶栓治疗也是造成脑出血的一部分原因。
(6)气候变化:秋冬季脑出血多发,这是因为秋冬季天气冷、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脑血管容易破裂出血。
2脑出血的前兆
(1)突然剧烈头痛和恶心、呕吐,呕吐常呈喷射状。患者出现难以忍受的头痛,症状逐渐加重或呈持续性。
(2)突然面部或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清。很多脑出血发生前都会出现面部、胳膊、手指的麻木或同时出现上肢或下肢的乏力。多为一侧的肢体突然麻木、无力或瘫痪,手臂失去握力,手中持物掉落,口角歪斜,流口水,突然讲不出话或是吐字不清,听不懂别人的话。
(3)突然单眼或双眼视物模糊。突然一过性的眼前蒙黑或者一只眼睛出现视物不清,看东西模糊,甚至出现重影。
(4)突然出现眩晕,行走困难,失去平衡感以至发生跌倒。眩晕程度有所不同,大致为突然感到天旋地转,站立不稳,抬脚费力,部分人群有耳鸣的表现。
(5)突然嗜睡、意识不清或昏迷。即便是在白天也有明显睡意,有疲惫感,睡不够,反应迟钝,严重者意识模糊、大小便失禁,甚至出现昏迷。
(6)饮食呛咳。在喝水或进食的过程中莫名出现呛咳。
3脑出血的诊断
脑出血的鉴别诊断主要包括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外伤性颅内血肿,以及其他意识障碍等。
(1)脑梗死:以老年人多见,在发生脑梗死前,一般会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史,临床症状没有头痛、恶心、呕吐等表现,但头颅CT、核磁共振等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2)蛛网膜下腔出血:各个年龄段均可以发病,一般起病比较急骤,头痛比较明显,伴有恶心、呕吐,但是不会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通过头颅CT、核磁共振,以及脑脊液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3)外伤性颅内血肿:有头部外伤史,也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颅高压症状。
(4)其他意识障碍: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情况,也有意识障碍的发生,通过检查血糖、血酮体等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4遇到脑出血如何应对
患者及家属很难判断是否有脑出血,需尽快到达医院,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病史等,结合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目前影像学检查中最准确的方法是行头颅CT检查。确定诊断后,立即开始后续治疗。脑出血发病往往十分紧急,让人措手不及,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且随时有可能迅速恶化。如果突发昏迷或者剧烈的头痛,呕吐、烦躁,说不清话,一侧身体活动不了,就要怀疑是否是脑出血引起。一定要立刻毫不犹豫地拨打120,尽快到达附近的卒中中心接受专业救治。
总之,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了解其相关知识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通过控制血压、改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等措施,可以降低脑出血的风险。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