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的健康体检中,可能很多项目都会发生变化,唯有几个项目是始终不变的,其中就包括——尿液检查。血液在流经肾脏时,被肾脏的稀释、浓缩、重吸收、滤过等一系列操作后,会形成一种排泄物,这种排泄物就是尿液,而对尿液的检查也能够将人体代谢情况反映出来。
那么,尿液检查有哪些项目呢?这些项目有哪些代表意义呢?接下来就给大家科普一些相关知识,希望为大家提供帮助。
尿液检查的核心项目
一般来说,在尿液检查中,其项目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分别为外观和理学参数、尿液的化学分析以及尿液的有形成分分析。
外观和理学参数主要包括尿量、尿气味、尿液外观和尿比密。
尿液的化学分析主要包括蛋白质、尿酸碱度、尿酮体、葡萄糖、维生素C、亚硝酸盐等等。
尿液的有形成分分析主要包括白细胞、红细胞、管型、上皮细胞、结晶等等。
尿液检查报告核心项目解读
一般来说,正常人尿酸碱度检测结果在6-6.5之间,如果高于正常标准属于碱性尿液、如果低于正常标准属于酸性尿液。碱性尿液表示患者可能存在肾小管性酸中毒、泌尿系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代谢性碱中毒等疾病。酸性尿液表示患者可能存在慢性肾病、糖尿病、痛风、代谢性酸中毒等疾病。
2.尿比密
尿比密是对肾脏稀释、浓缩功能进行反应的项目,其检测结果偏低或偏高都代表患者可能出现一些疾病。如果患者尿比密检测结果降低,表示患者可能存在肾衰竭、尿崩症、间质性肾炎等疾病。如果患者尿比密检测结果升高,表示患者可能存在失水、心衰、肝功能损害、急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
3.蛋白质
蛋白质是对患者尿液中存在蛋白质的比例进行检测的,如果患者该项目正常,则检测结果会呈现阴性;如果患者该项目异常,则检测结果会呈现阳性。在该项目阳性时,可能由于病理原因和生理原因导致患者出现蛋白尿。病理性原因主要是指疾病的影响引起患者尿液中蛋白质比例较高,包括组织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混合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肾小球性蛋白尿等等。生理性原因主要是指生理因素的影响引起患者尿液中蛋白质比例较高,包括蛋白质进食影响、体位性蛋白尿、功能性蛋白尿等等,生理性原因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较大危害。
4.葡萄糖
葡萄糖是对人体尿液中存在的葡萄糖含量进行检测的项目,如果患者该项目正常,则检测结果会呈现阴性;如果患者该项目异常,则检测结果会呈现阳性。葡萄糖检测结果呈现阳性的因素中,主要可以分为暂时性糖尿、血糖升高性糖尿以及血糖正常性糖尿。暂时性糖尿主要是指在情绪激动、注射葡萄糖液或者摄入糖类事物后,尿液中存在的葡萄糖含量较高,一般不会有任何影响。血糖正常性糖尿是指患者虽然尿液中葡萄糖含量较多,但是血糖值处于正常范围,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肾脏疾病。血糖升高性糖尿是指患者在尿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多的基础上,血糖值也会增高,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糖尿病。除此之外,甲亢、库欣综合征以及嗜铬细胞瘤也会引起患者出现血糖升高性糖尿。
5.尿潜血
尿潜血是指尿液中存在红细胞,但在肉眼下无法观察到血液的现象。它是一种常见的尿液异常,也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之一。常见引起尿潜血的原因包括:尿路感染是导致尿潜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细菌感染可以引起尿道、膀胱或肾脏的发炎,进而导致尿液中红细胞的出现。而尿路中的结石或肾结石可能会刺激尿道、膀胱或肾脏,引发出血。肾脏疾病,如肾炎、肾小球肾炎等,也可能导致尿液中红细胞的出现。另外外伤或其他因素引起的肾脏损伤也可能引发尿潜血。肾结核是由结核菌引起的肾脏感染,同样也是尿潜血的原因之一。如果尿液检测显示潜血阳性,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