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人体初次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抵抗力下降或者劳累、感冒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发带状疱疹,可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并发神经痛,不仅会使病人受到疾病折磨,还直接影响着病人的生活质量。随着年龄增加发生带状疱疹的潜在人群越来越多,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是最有效可行的预防手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使得预防带状疱疹成为了重要的公共卫生课题。接下来将简单介绍下带状疱疹疫苗及其注意事项。
带状疱疹疫苗,顾名思义,是一种预防带状疱疹的疫苗。目前国内使用的是重组带状疱疹疫苗(CHO细胞)和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通过疫苗免疫接种,起到预防带状疱疹的作用。在接种疫苗后,人的机体会产生持久的免疫应答反应,能够预防病毒感染。
2.带状疱疹疫苗接种的必要性就目前来看,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十分必要。因为带状疱疹不仅会给病人带来疾病痛苦,还会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出现更严重的并发症。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导致,在感染此病毒后病人容易出现成簇性水泡伴疼痛、神经痛及周围运动神经病、吉兰-巴雷综合征等并发症。带状疱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人群,而40岁及以上的人群是易发人群。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的免疫力与抵抗力大大降低,如果一直处于潜伏状态的病毒被激活,很可能引发带状疱疹。虽然带状疱疹不会威胁人们的生命,但出现的灼烧与刀割等疼痛感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所以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十分必要。
3.带状疱疹能否自愈?需要预防吗?从理论上来看,带状疱疹能够自愈,但因病人发病期间会表现出神经症状,如疼痛或者瘙痒,甚至部分病人的痛感强烈,即使皮疹症状得到缓解,但痛感仍会持续很长时间,直接影响着病人的生活与工作。而且,时间一长还易使病人患有抑郁、神经衰弱等精神类疾病,结合感染部位及严重程度,病人还可能出现听力受损、失明等并发症。虽然使用药物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的神经症状,但其治疗效果不佳,病人会受病痛的折磨,所以需要预防带状疱疹。
4.哪些群体不适合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对于疫苗成分或任何辅料成分、既往疫苗接种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人群,因某些疾病或治疗导致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者,妊娠期及哺乳期的女性不适宜接种。急性感染、慢性感染急性期应推迟接种。若存在重度疾病的病人,需要先咨询医生再决定能否接种,
5.带状疱疹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带状疱疹疫苗临床试验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安全性数据,但带状疱疹疫苗和其他疫苗一样,接种期间可能出现接种部位或者全身的不良事件。通常,局部不良反应有注射部位的红肿、疼痛等,症状较轻者无需进一步处理。如果症状较为严重,则需冷敷处理。全身反应包括肌痛、头痛以及胃肠道症状等,通常局部不良反应和全身不良反应的症状较轻,持续时间较短,只要对症处理便可解决。
6.带状疱疹疫苗的免疫程序和注意事项当前,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是预防此类疾病的有效方法。带状疱疹疫苗主要有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适用40岁及以上人群进行接种,通常只需接种1剂;重组带状疱疹疫苗(CHO细胞)适用50岁及以上的人群接种,需要接种2剂,且第2剂和第1剂接种间隔为2个月。
对于带状疱疹疫苗接种,也有很多注意事项。比如带状疱疹疫苗无法治疗带状疱疹,病人不应在发病期间接种疫苗;应在健康状态下进行接种,最佳接种时间在早上、中午,尽可能避免晚上接种,以免出现不良反应。疫苗接种部位首选上臂三角肌,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为皮下注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CHO细胞)为肌肉注射。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也不断加剧,带状疱疹成为我国公共卫生热点问题。就目前而言,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生、降低带状疱疹的复发,不仅能减轻我国老年群体的疾病负担,还能确保提高生活质量,保证老年群体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