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高血压伴心衰,如何用药

时间 :2024-01-25 作者 : 张焕芬 来源: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牛泉中心卫生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前言:高血压伴心衰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是管理该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治疗的目标是控制血压、缓解心衰症状、预防并发症。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药物的选择和剂量调整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定期复查和监测病情,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一、药物治疗策略

(一)利尿剂

利尿剂是一类通过促进尿液形成和排出来减少体内液体潴留的药物。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发挥作用,包括抑制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加尿液中钠的排泄以及减少血浆容量。

袢利尿剂(如呋塞米),袢利尿剂作用于肾脏袢状升支,抑制钠、氯和水的重吸收,它们通常用于急性心衰或高血压危象的治疗,因为它们具有强效的利尿作用。噻嗪类利尿剂作用于肾小管近曲小管,抑制钠和氯的重吸收,它们通常用于慢性心衰的治疗,因为它们可以减少血浆容量,降低血压。钾保留利尿剂(如螺内酯),钾保留利尿剂通过抑制肾脏对钠的重吸收,同时促进钾的排泄。它们通常与其他利尿剂联合使用,以避免血清钾水平过高。

(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ACE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血管紧张素Ⅱ是一种强效的血管收缩剂,也会导致水钠潴留和心肌重塑。ACEI的使用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并减轻心脏负荷。此外,ACEI还可以促进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的途径,即通过增加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的活性,产生一种被称为血管紧张素Ⅰ-Ⅶ的肽,具有血管扩张和保护心脏功能的作用。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ARB通过选择性地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止血管紧张素Ⅱ与其受体结合,从而减少血管收缩和水钠潴留的效应。ARBACEI相似,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并减轻心脏负荷。与ACEI不同的是,ARB不会影响血管紧张素Ⅰ的代谢,因此不会增加血管紧张素Ⅰ-Ⅶ的水平。

(三)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是治疗高血压伴心衰的重要药物,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脏收缩力和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包括美托洛尔(Metoprolol)、比索洛尔(Bisoprolol)等。它们通过选择性地阻断β1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脏收缩力,从而降低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

(四)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是治疗高血压伴心衰的重要药物,通过抑制醛固酮的作用,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常用的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包括螺内酯(Spironolactone)、依普利酮(Eplerenone)等。它们通过竞争性地与醛固酮受体结合,阻断醛固酮的作用,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

二、药物选择和调整

(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

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可以选择不同强度的药物。对于轻度病情,常规的非处方药物可能足够治疗,如非处方的退烧药、止痛药等。对于中度到重度病情,可能需要处方药物,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

了解疾病的病因和病理机制对药物选择至关重要。不同的疾病可能需要不同类型的药物来治疗。例如,对于细菌感染,抗生素可能是首选药物;对于病毒感染,抗病毒药物可能更为有效。

每个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药物代谢能力都有所不同。因此,在选择药物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有些药物可能对特定人群有潜在的风险或不良反应,因此需要谨慎选择。

(二)药物剂量的调整应根据患者的血压、心功能和耐受性来进行,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医生会确定起始剂量。对于高血压患者,通常会选择起始剂量较低的药物,并逐渐增加剂量,以达到目标血压水平。对于低血压患者,剂量可能需要适当减少,以避免血压过低。

对于心功能受损的患者,药物剂量的调整尤为重要。剂量的选择应该考虑到患者的心脏负荷和心功能状态。有时候,可能需要减少药物剂量,以避免对心脏造成过大的负担。

(三)定期复查和监测患者的血压、心功能和药物不良反应,根据需要进行药物的调整

定期复查和监测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医生会定期复查患者的血压、心功能和药物不良反应等指标,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药物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药物的耐受性,医生可能会进行药物的调整,包括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更换或添加其他药物等,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