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现代人不可轻视的双相情感障碍!

时间 :2024-01-25 作者 :臧雯雯 来源: 日照市精神卫生中心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现代人的生活压力非常大,但生活节奏非常快。在生活压力及生活节奏的双重影响下,现代人的心理状态发生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无疑会对现代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必须尽早识别,尽早干预。双相情感障碍是比较常见的现代人心理问题,又名躁郁症,是一类躁狂、抑郁交替发作的精神疾病,治疗难度比较大。单纯从理论上分析,我们可通过症状表现发现疾病的存在。但实际调查发现,很多人在首次发生躁狂症状发作或是抑郁症状发作后,仅有少部分患者能够尽早确诊,多数患者在病程持续数年后才确诊,少数患者疾病持续十余年、几十年方确诊。

一、病因

临床尚未明确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原因,但有很多研究学者确定部分病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神经内分泌紊乱三大类。以往认为遗传因素是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但在现代人压力升高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数量日益增多,尤其是因环境因素导致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不管是遗传因素,还是环境因素,均会对中枢神经的信息传递等造成直接影响,诱发抑郁及躁狂等多种心境症状。

遗传因素:直系血亲或是有亲密血缘关系障碍长辈存在双相情感障碍易感基因,并将这一类基因遗传给血亲,所以直系血亲发生双相情感障碍的概率明显升高。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多种多样,对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发展均造成一定影响。第一,影响重大的相关心理社会生活应激事件,比如失业、失恋、重要考试失败等,这些应激事件均能在双相情感障碍发病过程中发挥显著作用。第二,父母的养育方式不理想。很多父母没有经验,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当行为,比如过分保护溺爱、过于严厉严格,但长期处于这种行为,反而不利于子女逐步形成良性人格,所以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率比较高。

二、治疗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能够治愈的精神疾病,但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坚持长期、综合以及个体化,避免患者出现自杀与自伤等行为,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增强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过程中,必须明确治疗目标,消除疾病症状、最大程度上降低病残率以及自杀率、帮助患者识别并扭转认知弯曲、恢复正常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社会功能、增强心理适应能力、预防疾病反复发作。

药物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主要方式,碳酸锂是首选药物,可促进人体突触间隙中的儿茶酚胺再摄取,促使细胞内钠离子置换,抑制动作电位产生,降低细胞兴奋性,发挥抗躁狂功效。但该药容易诱发口干、多饮、多尿等多种不良反应。为保证用药有效性与用药安全性,患者需在医师指导、有明确医嘱的情况下用药,保证用药剂量、用药次数准确,规避用药禁忌行为,最大程度上提高用药效果,保障用药安全。若患者随意用药,不仅无法保证用药效果,还会升高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心理治疗也可在双相情感障碍病情控制与症状改善中发挥显著作用,主要有行为治疗及认知治疗两种。行为治疗是基于心理学理论知识、试验方法明确的原则,通过指导患者反复训练,继而矫正不良行为。认知治疗是基于现有不良认知,明确认知对情感、行为造成的不良影响,针对性的进行干预,纠正不良认知,消除不良影响。

三、小结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常见精神障碍,明确诱因可辅助患者规避疾病,积极治疗可消除疾病危害、最大程度上实现治愈。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