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一种退行性、非炎症性的关节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尤其是长时间活动后,疼痛症状的表现会更加明显。骨关节炎高发于50岁以上人群,女性的发病率要高于男性。骨关节炎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中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骨关节炎的名称较多,临床上也称为骨性关节病、老年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肥大性骨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变性性关节炎、增生性骨关节炎、骨关节病、退行性骨关节病等,我国一般都统称为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常累及操作多、负重大的关节,初期为单发,晚期为多发。骨关节炎的主要病理改变为软骨退行性变性和消失、关节边缘韧带附着处、软骨下骨质反应性增生形成骨赘,并由此引起关节疼痛、僵直畸形和功能障碍等情况。
当前,临床上尚不能完全明确骨关节炎的具体病因,但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骨关节炎主要与年龄增长和肥胖有关。此外,可能还与关节过量活动、关节外伤、遗传、骨内高压、骨质疏松、代谢及内分泌异常有关。年龄增长和肥胖,都会导致关节退变,这种退变是一种自然衰老的表现。在临床上,骨关节炎可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继发性骨关节炎则由损伤、炎症、遗传及代谢、内分泌等疾病所引起;原发性骨关节炎系指随年龄老化而不和其他疾病相关的关节病变。
通常情况下,关节退变,初发生于软骨,使软骨成分发生改变,造成软骨弹性降低甚至消失,承重软骨面从正常的光滑状态变为破棉絮状,软骨下骨露出,再加上不断摩擦的作用,导致骨面变得很光滑,呈象牙样骨,而非承重软骨面出现修复,致使新骨形成,并在关节缘形成骨刺。此外,骨关节炎的整个过程还涉及韧带、关节囊、滑膜及关节周围肌肉,最终导致关节疼痛和功能丧失。
几乎所有的骨关节炎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随着病情的缓慢发展,关节开始在活动时出现明显疼痛,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后,疼痛感会减轻,之后在负重和活动过多时,关节的疼痛会进一步加重,而这种疼痛特征,正是骨关节炎的病理特点,有时候疼痛可呈放射性。
在骨关节炎早期,会出现关节僵硬的情况。在骨关节炎的中期,会出现关节疼痛的情况。例如,在晨起和久坐久立时,疼痛情况最为明显,活动片刻即可缓解,但活动过多后又觉得不适。局部无肿胀,可有轻度压痛;关节软骨面破坏,软骨下骨质暴露后,疼痛加重;骨端静脉充血,骨内压增高后,静止时也会有疼痛症状;症状缓慢加剧,骨刺刺激肥厚的滑囊皱襞时疼痛感更甚。在骨关节炎得晚期,会出现关节畸形和局部肿胀的情况,但是无纤维性强直,一般会在腰椎、颈部发病,病发时,会出现脊神经根放射性疼痛。
骨关节炎的治疗:治疗骨关节的方法有很多,但鉴于其骨病的特点,具有较长的恢复期,骨关节炎病人除了接受常规性的治疗之外,还可以进行针灸治疗,其疗效也相当不错。如果病人对针灸有一定认识的话,建议采取针灸进行辅助治疗,增加整体治疗的效果。骨关节炎,多表现为负重关节的酸痛和活动受限。中医学认为,骨关节炎属痹证范畴,风寒湿入侵,气血阻滞所致。现代医学认为主要与年龄增大,内分泌紊乱有关,也可由外伤,姿势不正造成。所以,在针灸穴位选择伤,要根据骨关节炎的部位不同,而选取不同的穴位:(1)腰椎关节。选取穴位肾俞、气海、大肠俞、关元俞、委中、昆仑。(2)腰骶关节。选取穴位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腰阳关、委中、昆仑。(3)髋关节。选取穴位环跳、居髎、阳陵泉、绝骨。(3)膝关节。选取穴位膝眼、足三里、阳陵泉、血海。
针灸操作:针刺得气后用提插捻转补泻法,留针15-30分钟,可配合温针、电针等;隔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
骨关节炎的针灸治疗,效果还是很不错的,不过就是实施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必须要到医院的针灸科或者正规的针灸诊所,让专业的医师帮忙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