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老年朋友请注意冠心病的“高峰期”

时间 :2024-01-25 作者 :​ 厉超 来源: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在日常生活中,冠心病是老年人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对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甚至在病情加重时可能危及生命。那么老年人应该如何有效预防冠心病?有哪些时机是冠心病风险较高的“高峰期”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展开探讨。

一、哪些老年人易患冠心病?

1.长期吸烟

老年人长期吸烟容易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这是因为烟草中所含的尼古丁会引发血管内皮多次收缩,导致内皮受损的风险升高,一旦内皮受损,动脉就会迅速发生粥样硬化,直接提高患上冠心病的可能性。

2.高脂血症

血液中的脂质以脂蛋白的形式进行运输,而老年人中患有高脂血症的人群通常具有较高的血脂水平。这些过多的血脂容易在狭窄的血管壁上沉积,形成小斑块,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一些高脂血症的老年人,尤其是那些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水平较高的个体,患上冠心病的风险也相对较大。

3.血糖高

高血糖与冠心病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糖尿病被认为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高血糖直接影响血管各个部位,引起血管的广泛硬化和狭窄,尤其是对于心脏血管的影响更为显著。

二、老年朋友请注意冠心病的“高峰期”

1.冠心病患者应避开运动的“高峰期”

老年人运动最好选择下午或者是晚上进行锻炼,这是因为上午六点至下午九点被认为是冠心病高发时段,由于人体经过一夜的休息,体内没有摄入水分,如果进行相关的体育运动,很导致血液在血管内变得更加浓稠,血液流速较慢,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老年冠心病患者最好选择下午或晚上进行轻度运动,例如慢走、慢跑、打太极拳等。此外,运动过程中最好能与家人或朋友一同进行锻炼,以相互照顾,确保安全。

2.避免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也是老年冠心病患者需要主要的一个“高峰期”;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急发事件常发生在食物摄入较多的时候,这一现象受多种因素影响,正常情况下,人体摄入食物以后,为了满足消化和吸收的需求,心脏必须向胃肠输送大量血液,这就大大的增加心脏负担,促使心脏本身的血液循环进入相对缺血的状态,同时这种情况还可能会引发胃冠状反射,导致冠状动脉收缩,供血下降,心肌更加缺血,从而增加冠心病急发的风险,由于老年人的消化能力通常较弱,胃肠消化和心血管循环功能相较于中年人更为脆弱。因此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来说,过度用餐,特别是正餐时吃得过饱,可能会更加危险。

3.饥饿

老年人在饥饿的情况下,可能引发一系列低血糖反应,包括心慌、头晕、头痛、出汗、视物模糊、眼前发黑以及精神抑郁和异常兴奋等症状,这些症状都可能增加冠心病急发的风险,为了降低这种可能性,老年人最好采取每餐只吃八分饱的饮食策略,保持一定的饥饿感。当感到饿了时,再适量补充食物,以确保胃肠道中始终有一些食物,满足身体的需要。

4.秋冬季寒冷是高发期

这是因为冠心病患者容易受到外界温度的刺激,温度的降低很容易让患者的心率跳动加快,致使心脏缺氧,加速了冠心病痉挛的几率,导致患者心脏血液的供应,出现心脏缺血的不良后果,此外,外界寒冷温度,还容易影响患者血小板一些常规性功能,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有可能会出现凝血、血液溶度加大,形成动脉血栓等严重后果。

三、结束语

总体而言,老年人患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在秋冬季寒冷是高发期,为此老年人群如果长期吸烟、患有高脂血症、或者是体重超标,都容易患上冠心病,为了降低冠心病的发生风险,老年人应当充分认识冠心病的危害,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做到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控制体重,避免摄入过多的高脂肪、高胆固醇和高糖类食物,通过这些健康管理措施,老年人可以有效地降低患上冠心病的概率。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