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关于糖尿病,你了解多少?

时间 :2024-01-25 作者 :​ 王聪 来源: 玉林市玉东新区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是一组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其中一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糖尿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三多一少”),以及血糖高、尿液中含有葡萄糖(正常的尿液中不应含有葡萄糖)等。糖尿病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

疾病概述

喝水多、吃饭多、尿多但体重减轻

常引发肾脏、视网膜、神经病变及酮症酸中毒

目前无法治愈,确诊后需终身服药

疾病简介

正常情况下,胰腺释放胰岛素,帮助身体储存和利用食物中的糖和脂肪。当胰腺分泌胰岛素减少,或身体对胰岛素反应敏感性降低时,就会导致糖尿病。

症状表现

糖尿病患者最典型的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喝水多、吃饭多、尿多、体重减轻;另外还可表现为容易疲劳、视力模糊。但真正典型症状的患者为数并不多,通常通过体检发现血糖异常。

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可有不同的症状表现:

1型糖尿病

1)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1A型):诊断时临床表现变化很大,可以是轻度非特异性症状、典型三多一少症状或昏迷,取决于病情发展阶段。多数青少年患者起病较急,症状较明显;未及时诊断治疗,当胰岛素严重缺乏或病情进展较快时,可出现DK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危及生命。某些成年患者,起病缓慢,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经历一段或长或短的糖尿病不需胰岛素治疗的阶段,有称为“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tentautoimmune diabetes inadultsLADA)”。尽管起病急缓不一,一般很快进展到糖尿病需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或维持生命。这类患者很少肥胖,但肥胖不排除本病可能性。血浆基础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曲线低平。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检查可以阳性。

2)特发性1型糖尿病(1B型):通常急性起病,胰岛β细胞功能明显减退甚至衰竭,临床上表现为糖尿病酮症甚至酸中毒,但病程中β细胞功能可以好转以至于一段时期无需继续胰岛素治疗。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检查阴性。在不同人种中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病因未明,其临床表型的差异反映出病因和发病机制的异质性。诊断时需排除单基因突变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早期患者常无明显症状,随疾病进展,患者表现为受伤后伤口愈合缓慢、腿脚疼痛或麻木、皮肤瘙痒、体重减轻、视力下降等。

妊娠糖尿病:患者通常无明显症状,多表现为比平时更渴,或更频繁地小便。

诊断依据

依据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以及随机静脉血浆葡萄糖≥11.1mmol/L、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7.0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测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确诊。

疾病病因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并未完全阐释清楚,各类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有:

1型糖尿病

1)家族史:父母或有血缘关系的长辈将糖尿病的基因遗传给子女后代,子女患糖尿病的几率增加。

2)胰腺疾病:患有胰腺疾病患者的胰腺会减缓制造胰岛素的能力,从而引起糖尿病。

2型糖尿病

1肥胖或超重:体重增加,胰岛素作用力降低。

2)糖耐量异常:是糖尿病前期的主要表现。

3)妊娠糖尿病:会增加之后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

4)不良的生活方式:如久坐少动,长期高糖高脂饮食等。

5)家族史: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

1)肥胖或超重:体重超标会引起妊娠糖尿病。

2)葡萄糖耐受不良:过去有过葡萄糖耐受不良或妊娠糖尿病的女性。

3)家族史:母亲或姐妹患有本病者,更易患病。

4)年龄:怀孕的年龄越大,患病的几率越高。

疾病并发症

糖尿病可引起慢性和急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有酮症酸中毒和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足。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引起患者视力模糊和失明。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可导致视网膜脱落,甚至可能发生永久性失明。

糖尿病肾病:患者可以出现泡沫尿,腿、脚肿胀或全身肿胀,最终甚至会造成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

糖尿病足:患者可出现足部感染、溃疡和坏疽。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

实验室检查方法

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糖化血红蛋白等。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