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良药。然而,有些药物在服用或使用后,在特定的条件下,可能引发一种称为“光敏反应”的不良反应。那么,哪些药物会引发光敏反应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一、什么是药物的光敏反应?
药物的光敏反应是指在服用或局部使用某些药物后,暴露于日光(主要为紫外线UVA、UVB)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这种反应可以分为光毒性反应和光变态反应两种类型。
1.光毒性反应:通常在首次用药经日光照射后即可发生,无潜伏期。皮炎好发于日光照射部位,轻者仅为日晒发红样,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重者可出现水肿等,可有瘙痒以及不同程度的热感。其特点是反应强度与光照时间、强度及光毒性药物的皮肤浓度有关,除去光敏感物和避光后消退较快。
2.光变态反应:一般在用药并接受日光照射后,经24-48小时出现临床症状,表现为湿疹样观,可见红斑、丘疹、水疱或渗出,一般不留色素沉着,慢性损害可使皮肤肥厚或苔藓化,部分可能发展成慢性、持久性光敏感性反应。其特点是除与药物有关外,还和遗传、过敏体质有关,仅见于极少数人。
二、常见光敏性药物有哪些?
有些药物在服用或使用后,在光照条件下可能导致光敏反应。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光敏性药物:
1.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司帕沙星、诺氟沙星、美洛沙星等。这类药物引发的光毒性反应发生率较高,表现为在光照皮肤处出现红肿、发热、瘙痒、疱疹等症状。
2.四环素类:如去甲金霉素的光敏反应发生率较高,常出现红斑、水肿、丘疹、荨麻疹等症状。
3.磺胺类:如复方新诺明(磺胺甲恶唑与甲氧苄啶的复方制剂)和甲氧苄啶。
4.降脂药:如非诺贝特、苯扎贝特、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也可能引发光敏反应。
5.降压药:如氯丙嗪、缬沙坦、硝苯地平、尼群地平等也可能诱发光敏性反应。
6.抗抑郁药和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硫利达嗪、氟奋乃静、丙咪嗪等也具有光敏性。
7.抗真菌药:如伏立康唑、特比萘芬、灰黄霉素等也可能引发光敏反应。
8.利尿药:如氢氯噻嗪、呋塞米、吲达帕胺等也可能导致光敏性反应。
9.非甾体抗炎药:如萘普生、酮洛芬、吡罗昔康等也属于光敏性药物。
10.抗肿瘤药物:如甲氨蝶呤、多西他赛、卡培他滨等也可能引起光敏反应。
11.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等也可能导致光敏性反应。
12.外用药:如复方氢醌霜、异维A酸膏等也可能引发光敏反应。
三、哪些人群易发生光敏反应?
相比普通人,以下人群更容易发生药物光敏反应:小儿、老人、女性、人体免疫缺陷病以及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因此,这些人在使用光敏性药物时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避免光毒性反应的损害。
四、如何预防药物光敏反应?
如果您正在服用或使用易致光敏反应的药物,一定要做好防晒工作,在用药期间及停药后至少5天内都要注意防晒。药物的光敏反应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是炎热的夏季,要尽量减少在日光下活动的时间,但可以通过撑太阳伞、戴遮阳帽、穿防晒服、涂防晒霜等方式来抵御紫外线。若您是过敏体质或者曾经发生过药物光敏反应,就医时要主动告知医生,方便医生为您选择适合的药物。
总之,了解哪些药物可能引发光敏反应对于我们日常用药非常重要。在使用这些药物时,我们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避免光敏反应的发生。同时,对于过敏体质或曾经发生过药物光敏反应的人,更应特别注意用药期间的防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