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胆囊切除后对人体及饮食的影响

时间 :2024-01-25 作者 :​ 张月蒙 来源: 曹县人民医院 肝胆外科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急性胆囊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胆道感染性疾病之一,其主要发病原因是由于胆囊管阻塞或细菌感染所导致,发病一般比较突然,多表现为阵发性或剧烈右上腹疼痛,多伴有恶心、呕吐,部分患者伴有胸背部、右肩部放射痛甚至反复发热。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及生活节奏加快,我国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发病率逐年上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10%~15%的人群患有胆道结石,而其中1%~3%的患者每年易发作发生急性胆囊炎或急性胆管炎。如未及时治疗易导致感染加重,病情甚至发展为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或多器官功能衰竭,并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加,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不断升高,内科抗感染等治疗措施对于耐药菌的治疗效果降低,因此外科手术治疗在急性囊炎治疗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在外科手术治疗中,首选的治疗方式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而大部分人群对于切除胆囊有抵触情绪,感觉胆囊是人体的器官之一,担心胆囊切除后会对人体产生不好的影响;诸如担心会不会出现胆量变小,会不会出现人体机能减退、解毒能力下降、消化能力下降等不适,更有甚者怀疑会不会影响自身劳动能力以及导致结肠癌发病率升高。

那么,胆囊切除对人体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在解答人们的疑问之前,首选我们要了解胆囊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器官?又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胆囊整体形态呈梨形,形状就像一颗梨子一样,位于腹腔内肝脏面的胆囊窝内,一般长5-8cm、宽3-5cm、容积30-60m,大体可分为底、体、颈三部分,底部为盲端,颈部通过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并形成胆总管。胆囊的作用就像水壶一样,起到储存的作用,主要是用储存浓缩胆汁,并在需要时将胆汁排出到胆管、肠道;此外为了保护自身黏膜,胆囊黏膜每天可分泌约20ml粘液性物质以起到润滑和保护黏膜的作用。因此,胆囊其实是我们人体内的一件容器,平时主要用来存放东西,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又将存放的东西排放至需要的位置。

到这里大家初步了解了我们胆囊的作用,那么我们担心的解毒、消化之类的功能又是由哪些器官或物质来负责的呢?

其实在我们人体中,起到解毒作用的真正器官是肝脏,肝脏通过肝细胞的作用来完成对于有害物质的代谢及排出。而在消化道内帮助人体消化食物的重要物质之一是胆汁,虽然被称为胆汁,它并不直接由胆囊分泌产生,其实胆汁主要由肝脏的肝细胞分泌,成年人每日分泌约800-1200ml胆汁,肝细胞的分泌量约占3/4,剩余的1/4为胆管细胞分泌的粘液。因此胆囊并不直接参与人体的解毒及消化功能,胆囊切除后也不会直接影响肝细胞的正常功能,因此胆囊切除后并不会直接影响人体的技能、解毒及消化功能。但由于胆囊切除术后人体丧失了大部分储存胆汁的功能,人体需要时间去重新适应并通过其他器官变化(如胆管代偿性扩张)代偿丧失的储存功能,因此在胆囊切除后近段时间内(建议3-6月)不建议长期进食油腻、辛辣刺激以及难消化食物,而在人体完成适应及代偿后,大多数人群会恢复正常饮食不受影响。而对于胆囊切除后结肠癌的发病率增加,多基于影响胆盐循环的考虑,目前并未有明确流行病学数据证明此类结果发生。

因此,目前来说,胆囊切除术后大部分急腹症患者的预

后都比较好,胆囊切除对于人体并无绝对影响,不必对切除胆囊产生过度焦虑;对于反复腹痛发作的胆囊炎患者,保留胆囊容易影响正常饮食及生活,胆囊切除后反而更有利于恢复正常饮食。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