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阿司匹林到底有什么用途

时间 :2024-01-25 作者 :​ 李明 来源: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中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医学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药物。其药物主要有解热镇痛、退热抗炎的作用,主要用于临床发热性疾病,特别是风湿热;还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主要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的疾病,如冠心病、脑梗死等。同时,在使用阿司匹林药物时,需要注意阿司匹林药物的副作用,易引起胃肠道出现黏膜损害、出血。阿司匹林药物的应用率非常高,具体的治疗功能以及服用常识需要全面的了解。                                                                                                                                                                                                          

  1. 阿司匹林的作用

阿司匹林制剂属于临床心血管科常用的的药物,具有解热镇痛、抗血小板聚集、抗炎等作用,具体的作用如下。

1.1解热镇痛

阿司匹林能够扩张脑血管,可以用于缓解由于血管管腔狭窄导致的头晕、头痛症状。此外,发烧时服用阿司匹林制剂,能够有效的调节中大脑体温,从而促使体温恢复正常,具有较好的退烧作用。

1.2抗血小板聚集

阿司匹林可以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及释放,从而达到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临床常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防治,还可以用于心脏支架术后者,可以有效避免支架内血栓再形成,效果较好。

1.3抗炎

阿司匹林的抗炎作用常用于风湿类疾病的防治,如风湿性关节炎服用阿司匹林制剂后可以使炎症减轻,疼痛等风湿性关节炎症状好转,从而达到消炎的目的

2.阿司匹林主治疾病的范围

阿司匹林指阿司匹林片、阿司匹林肠溶胶囊、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制剂,主要能够治疗心肌梗死、冠心病、糖尿病、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2.1心肌梗死

阿司匹林类的药物制剂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能够有效的减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血栓形成的风险,对于治疗心肌梗死有非常大的作用。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前就已形成血栓或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通过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制剂能够有效的控制疾病的发生。

2.2冠心病

冠心病患者由于冠状动脉狭窄,容易导致血液的流通速度,会因为血流减少出现心绞痛的症状。由于阿司匹林类药物制剂能够抑制血小板的凝聚,可以有效的防止冠心病患者病情的持续发展,长期用可控制缓解心绞痛。

2.3神经疼痛

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对于感冒、流感所引发的发热症状、神经疼痛、头痛、肌肉酸痛和牙痛等引发的疼痛症状,能够有效的缓解疼痛,降低身体基本异常导致的高热现象。

2.4风湿或类风湿关节炎

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会导致关节疼痛和肿胀,也容易出现关节活动受限的问题,关节部位存在无菌性炎症。阿司匹林类药物制剂具有解热镇痛的功效,服用之后能够帮助患者缓解关节肿胀、发红以及疼痛等症状。

3.阿司匹林药物服用注意事项

阿司匹林类药物制剂是一种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缓解疼痛、降低体温和抗炎的作用。但是,对于部分患者而言,阿司匹林可能会导致一些副作用的出现,如胃肠道不适、出血等。因此,需要在使用之前注意以下几点:

3.1肠胃不适的患者

阿司匹林中的主要成分是乙酰水杨酸钠盐,乙酰水杨酸钠盐到达了胃里会分解成乙酰水杨酸,乙酰水杨酸会对胃造成伤害,会引起胃溃疡,也会让原本就有胃病的人病情恶化,还会有胃出血,胃穿孔的现象出现。

3.2孕妇

怀孕的妇女不能服用阿司匹林,女性在怀孕前三个月和后期的时候,不能服用阿司匹林,否则会给宝宝的成长带来伤害,会引起宝宝畸形,导致怀孕时间延长,还可能引起胎儿出血,新生儿出血等不良现象。

3.3阿司匹林过敏者

患者对阿司匹林过敏,在服用后会出现不良的反应,导致引发过敏。临床上通常会出现荨麻疹、热痛、皮肤红肿、局部瘙痒等症状。出现这些症状时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马来酸氯苯那敏等药物。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类制剂药物使用的范围较广,在临床上有广泛的作用,能够有效的缓解和治疗疾病。同样,只要是药物就会产生副作用,全面的了解该药物的要用范围和作用,以及服用注意事项,防止出现不良症状,对患者身体健康产生损害。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