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创伤急救三先三后原则

时间 :2024-01-19 作者 :​ 赵明 来源: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创伤指的是受到机械因素影响,导致人体组织或器官受到损害。常见的影响因素包括高温、寒冷、电流、酸碱、毒气、毒虫等。创伤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例如割伤、刺伤、挫伤、扭伤都算是创伤的一种。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可能会出现的创伤问题。创伤问题的发生率较高,而且程度相差较大,最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危及人身安全。创伤急救能够有效降低创伤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合理掌握创伤急救方式,提升创伤治疗效果。

创伤问题经常出现在生活与工作等场合之中,而开展创伤急救能够有效缓解创伤问题,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功能恢复。在创伤急救中,需要遵循三先三后原则,才能够保证急救的整体质量,其主要指的是: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在其具体开展中,必须遵循着三先三后原则,才能够有效提高急救质量,为后续治疗提供保障。

在参与创伤急救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不能被现场环境所影响,需要尽快安抚伤员,使其平静。而自身则需要冷静地应对患者病情,在短时间内对患者的情况作出正确判断,如果患者出现了出血量较大、神志不清、呼吸存在异常或者是停止、脉搏小、心脏停跳等等,要先救命后治伤。如果存在多处伤口,则要保证其呼吸道能够通畅运行,在止血的同时,避免患者出现休克的问题,然后再处理骨折问题,最后处理伤口。如果患者存在小声呻吟的情况,则可能情况比较严重,需要及时进行检查,正确的检查顺序为:首先是确认伤者的神智情况,与伤者进行对话、拍打伤者或推动伤者,其没有反应则代表其可能出现神志不清或丧失神志等情况,代表问题比较严重。其次是确认患者的呼吸情况,正常人的呼吸在每分钟17次左右,如果生命垂危时,呼吸会更快、更强,而且没有规律。在濒死前呼吸则会变慢,甚至停止呼吸。再次是心跳,医护人员需要贴近患者胸部听其心跳,用手指触摸心跳,如果出现严重创伤,则无法听到其心跳声甚至心脏停跳。在这一情况下,需要立刻进行心脏复苏。最后是观察患者瞳孔,正常情况下,人双眼瞳孔大小和形状基本相同,在遇到光照时会快速收缩。如果出现颅脑损伤或者情况危急,瞳孔形状会有明显差异,遇光反应能力也会明显下降。可以将患者呼吸停止,脉搏消失,瞳孔固定散大,对光反应消失作为紧急状态下的死亡判断依据。在进行急救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注意的是喊声或呻吟声较大的伤员病情并不一定比较严重,而没有呻吟或呻吟声较小的伤员可能更加严重,因此需要酌情先进行检查。

在创伤急救中面对不同的创伤急救需要使用不同的措施进行处理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点是切口伤,需要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包裹伤口,使用透气绷带将包裹位置压住,保证创口的清洁与干燥。第2点是擦伤,需要及时帮助患者清洗受伤位置,使用纱布擦干,用碘酒或酒精清洗擦伤位置并进行包扎。第3点是扭伤,在扭伤的情况下,需要让患者保持休息,避免行动,使用冰袋或冰水进行冷敷,使用湿布包裹扭伤位置,并进行适当按摩,以此缓解其疼痛。第4点是烧伤,如果遇到烧伤问题,需要使用清水冲洗受伤位置,用干净的湿毛巾捂住伤口。烧伤面积较大则要呼叫救护车进行处理。在进行创伤急救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患者是否能够正常呼吸以及其意识情况,最好在白天开展急救,因为白天能够更好的观察周边环境和患者的创伤情况。在急救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保持自身的冷静,不能因为个人问题而影响急救效果。在急救中,要遵循医生或者救护人员的指挥,借此保证急救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三先三后原则是创伤急救的基本原则,遵循这一原则能够有效保护创伤者的生命与健康,有效处理创伤问题,降低伤者的痛苦,避免带来严重的并发症。在进行创伤急救的过程中,时间和效率非常重要,因此需要注重各种急救技能的利用和团队之间的沟通与配合,有效掌握良好的急救措施,借此保证急救工作能够有效开展。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