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来临,儿科门诊人满为患,这么多就诊患儿,很多都是因为一种疾病“中招”,那就是支原体肺炎,秋冬季节温差较大,空气干燥,更容易出现急性呼吸系统疾病,而冬日的冷空气直接刺激呼吸道黏膜,降低了呼吸道黏膜的保护功能,更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支原体肺炎来势汹汹,怎样避免孩子中招呢?
什么是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因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它的主要传播方式是飞沫。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各不相同,从无症状到高烧不退均有可能。且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病症也分轻重,严重者可能达到39℃以上高烧,发烧持续2~3周,且严重可能发展成为肺炎支原体肺炎、咽炎、气管炎。支原体肺炎的主要症状为刺激性咳嗽、少量粘痰和发烧,和一般的流感相似,这种疾病的发病人群一般集中在3~15岁儿童青少年人群中,尤其是上了幼儿园、小学的儿童,更容易感染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主要病原,因为这种疾病容易造成小规模爆发和局部流行,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重视预防,降低感染概率。
如何预防支原体肺炎感染?
支原体肺炎预防,从我做起,家长们要做好监督,督促小朋友们做好日常管理,加强自我防护,度过一个平安健康的冬季。
第一,保暖加衣。秋冬季天气寒冷,我们要提醒小朋友及时加衣,避免感冒。但是我们也要注意不能盲目“捂汗”,无论家中有无暖气,每天都应在避免着凉的基础上,定期开窗通风,每次30分钟为宜。
第二,多喝水,湿润呼吸道,也能提升呼吸系统的保护力,小朋友们每天都要保持适量饮用水,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让呼吸系统更“强壮”。
第三,适当运动。适度有氧运动是提升体质的有效的方法,为了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每天做广播体操、室外快走、练习八段锦也有助于增强体质。
第四,谨防病从口入。在饮食方面,应特别注意卫生。尽量避免食用未处理或未煮熟的食物,尤其是肉类和乳制品要充分加热后食用,小朋友们不要贪嘴,应保持饮食均衡,避免食用反季节食物及水果,少吃生冷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第五,自我防护。为减少感染支原体肺炎的风险,应尽量避免出入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同时,尽可能避免与患有支原体肺炎的人接触,特别是在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应保持1-2米距离。
第六,习惯良好。日常勤洗手、戴口罩,避免直接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部位是减少感染的重要方式,家长要引导小朋友学习咳嗽礼仪,让他们养成更好的生活习惯。有条件的话,水杯和餐具可以专人专用,吃饭的时候使用公筷。这些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助于降低病原体传播的风险。
第七,接种疫苗。对于儿童和老年人等高危人群,可以考虑接种肺炎疫苗,以降低感染风险。
孩子“中招”,家长如何应对?
关于小朋友的支原体肺炎健康管理,我们可以这样做。
首先,保证孩子有充足的休息时间,这是身体恢复和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任何时候都不建议也不提倡孩子带病上学,即便是上网课,都要根据小朋友的自身身体情况来确定,让充分的休息帮助病情的恢复,才更有精力去学习。
其次,注重孩子的饮食营养。在生病期间,饮食应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同时,应适量增加肉类、蛋类和牛奶等富含营养物质的食物摄入,以帮助孩子尽快康复。
此外,密切监测孩子的体温变化。虽然38.5℃是一个常用的分界点,但决定是否给孩子服用退烧药,更应关注的是孩子的不适感。在药物使用方面,6个月以上的孩子如果发热,可以选择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进行退热。但需要注意的是,两药联合使用并不会增加退热效果,反而可能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不建议两者交替使用或同时服用。
最后,加强孩子的日常护理。家长要引导小朋友们应多喝水以保持呼吸道湿润,家长可以轻叩背部帮助排痰。如有多个孩子,应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以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