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胆结石,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身边有朋友、亲人可能已经患有胆结石、或者做过胆结石手术。有些人有疑问,胆结石为什么要切除胆,没有其他的治疗方法吗,我们对此展开讨论。
一、先谈谈胆结石
胆结石作为肝胆科常见的疾病,很多人发病十几年都没有症状,随着结石在胆囊中增大,患者会出现一些呕吐、腹痛等症状。有些患者认为自己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对疾病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等到了某一天腹部出现绞痛、恶心呕吐后,进入医院检查,发现自己没有胃病,反而是胆结石。上述说明胆结石与胃部疾病相似,早期很难引起人们的重视。如,小曲有两年呕吐恶心、腹部不适,但她没有检查,并默认自己有胃病,前几天,突然出现腹部绞痛、疼痛难忍,进入医院检查发现胆结石,结石已经充满整个胆囊,胆汁分泌异常,医师说这种情况只能切除胆囊,小曲做了腹腔镜胆囊摘除术。
所以,大家不要等到了疾病严重时在进入医院检查,在疾病早期有征兆时,便应当检查,早期发现疾病、控制疾病,也许不需要手术。胆结石的成因与缺乏运动、久坐、免疫力低、胆汁排空速度慢等多种因素相关,在胆汁长期淤积后形成结石。长期不吃早餐会增加胆汁浓度,加速结石形成,胆结石也容易遗传,家庭直系亲属有胆结石,要做好防范。
二、胆结石的保守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胆结石的主要方法包括调整生活习惯和药物治疗。如果病情持续不缓解,患者应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1、调整生活习惯: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疾病,通常是由于胆汁中的胆固醇析出而形成泥沙样或块状结石。为了防止结石的形成和发展,患者需积极调整生活习惯。例如,早餐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不吃早餐可能导致胆汁过于黏稠,从而促使结石形成。此外,尽量避免摄入油腻食物,如红烧肉、肥肠、鱿鱼等,并限制饮酒。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和利胆药物治疗。如果胆结石引起腹痛、发热等症状,患者需接受抗生素治疗。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头孢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如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等。
利胆药物常用熊去氧胆酸胶囊等,可以抑制结石的形成,并在长期服用的情况下逐渐溶解结石。然而,这种治疗方法仅适用于胆固醇性结石,具体用药需咨询医师的指导。
三、胆结石的手术疗法
胆结石的手术治疗方法可以分为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两种。开腹手术是传统的治疗方法,通过在腹部进行切口,将胆囊完全取出,以达到清除胆结石的目的。虽然开腹手术在某些情况下仍然是必要的,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腹腔镜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了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在这种手术中,医生会通过腹壁上的小孔插入腹腔镜和其他手术器械,观察和操作胆囊及周围组织。通过腹腔镜的显微视野,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胆囊和胆结石,并进行精确的操作。
腹腔镜手术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胆囊切除术,即将胆囊从肝脏的底部分离并切除。此外,医生还可以选择胆囊结石切割术,通过腹腔镜下特殊的器械将结石切割成较小的碎片,然后将其取出。这种方法适用于某些特殊情况,如结石过大或位于胆管等。
通常情况下,腹腔镜手术是安全有效的,但也有一些潜在风险需要考虑。例如,术后可能出现手术切口感染、胆道出血或胆道损伤等并发症。因此,在进行手术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总而言之,胆结石早期时,结石体积小,对胆汁分泌没有直接的影响,检查出胆结石后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如果发现胆结石时,结石体积已经比较大,出现了腹痛、恶心等症状,无法通过药物改善症状,不妨尽快切除胆囊。如果患者长期拖延疾病,很可能会发生肝内胆管结石,这个时候治疗疾病难度很大,也容易发生并发症。为此,胆结石不仅能手术也可以保守治疗,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