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急症动脉取栓术后,因疾病导致患者出现的脑损伤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使患者的语言、肌力功能出现下降。而在患者恢复期间,由于受一系列并发症的影响,使患者的恢复速度下降,导致患者医疗费用的增加,同时增加患者的身心痛苦。虽责任护士对患者开展了一系列细致的护理工作,但由于对患者开展相关护理措施不全面,时间不恰当等因素,导致患者的恢复效果并不如人意。因此,加强对患者术后的综合护理干预是提高患者修复速度,改善预后的关键所在。现作者通过将自身临床对动脉取栓术后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分享。
1、体位护理在患者术后送回病房后,责任护士需加强对患者休息体位的护理。告知患者、家属术后6-8h制动,并对患者的肢体进行约束。同时保护患者的穿刺伤口,避免穿刺口受到压迫、刺激,同时定期检查患者穿刺口是否出现渗血、淤血等情况,以便能够对患者进行及时处理。认真聆听患者的主诉,对于存在不适感的患者需适当调整其休息体位,并对不适部位进行按摩,为防止患者因长时间卧床出现的压疮情况,需在术后制动后定期协助患者变换体位,同时做好对患者受压部位的皮肤清洁护理工作
2、心理护理患者由于对未来生活的渴望和对疾病的恐惧,使其在术后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下。因此,责任护士需了解患者术后的负面情绪,针对患者的负面情绪,换位思考的对患者开展心理疏导。在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需注意言语的沟通技巧,使患者在和责任护士之间的交流中缓解负面情绪。同时对患者讲解术后偏瘫、失语等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并向患者强调通过术后护理和康复锻炼,患者术后并发症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
3、饮食护理患者术后合理的饮食结构、充足的营养补给能大大提高患者术后的康复速度。因此,责任护士需掌握患者的日常饮食爱好,并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和自身爱好对其进行饮食结构的调整,同时在搭配饮食结构期间,需要考虑患者是否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慢性疾病,叮嘱患者以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且维生素、营养物质丰富的食物。促进其肠胃蠕动避免术后便秘。术后对患者进行吞咽功能障碍评估,对于吞咽功能障碍严重者,则需要进行胃管留置,并对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干预,确保患者营养充足。
4、功能康复护理在患者取栓手术48h后,即可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对其进行康复护理。具体包括摄食训练、运动训练、发音指导、肢体功能摆放等,在训练时需严格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帮助患者尽早摆脱术后并发症。在运动训练中,需阶段性的指导患者进行床上、床下活动,并协助患者完成各关节、肌力功能锻炼。同时患者在完成卧位、坐位训练后,根据其自身恢复情况进一步指导患者完成扶物站立、单独站立以及行走等方面的训练。对于有发音困难的患者,责任护士需耐心与患者进行对话,并循序渐进指导患者进行发音训练,同时叮嘱患者家属加强与其之间的沟通。对于吞咽障碍患者需指导患者进行舌、口唇、下颌的活动训练,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呼吸、构音的训练。待患者恢复经口进食后,指导其进行咀嚼功能的训练。
5、延续性护理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和恢复情况,制订连续性的护理计划。在患者出院后,持续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经常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联系,对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给予指导。还可以将取栓术后康复护理的图文、视频资料发给病人及家属,便于他们学习、掌握。定期对患者进行回访,与患者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患者的康复状况,为患者的健康管理提出建议。
结束语综合护理贯穿于手术后的每个环节,从术后的体位护理到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皆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开展护理措施。我们深信,通过对动脉取栓术后患者开展综合护理给予患者更舒适、全面的护理,帮助患者重返健康的轨道,恢复正常生活。